租約公證是什麼?3分鐘一次看懂租約公證好處、流程及優缺點!

在租屋過程中,房東與房客之間難免都擔心自己的權益受損,為了避免雙方糾紛不斷,因此「租約公證」便成為近年來保障雙方權益及降低爭議的選項,究竟租約公證是什麼呢?本文就彙整租約公證的好處、流程及優缺點,讓你可以透過完整的說明,讓租賃關係更有安心有保障。
租約公證是什麼?
租約公證是指房東與房客將簽訂好的租賃契約,送交法院公證處或民間公證人辦理公證,由公證人審查契約內容、確認雙方身分及權利義務。
經過公證的租約,若雙方發生爭議,例如租客拖延不搬離、房東不願退回押金等情形,可直接持公證書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無需再跑訴訟程序,大幅提升契約的法律效力與執行力。根據《公證法》第13條,租賃契約若約定租期屆滿返還房屋、給付租金及違約金、返還押金等,經公證後均可作為執行名義,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申請租約公證的3大好處
除此之外,執行租約公證還可以享有下列3種好處:
好處(一)、強制執行免訴訟
租約公證最大優勢在於,遇到對方違約時,可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省下冗長訴訟時間與費用。
好處(二)、保障長租與買賣不破租賃
對於長期或不定期租賃,經公證的租約依《民法》第425條可保障「買賣不破租賃」,即使房東將房屋轉賣,租客仍享有原租約保障,不怕被新房東趕走。
好處(三)、杜絕無權出租與假房東
公證時需查驗房屋權狀、稅單等,確保房東為真正所有權人,可以成功避免遇到二房東或非法轉租,保障租客權益。
租約公證的申請條件&流程
當你在申請租約公證前,必須先確認是否滿足以下兩項條件:
- 雙方同意簽訂租賃契約並辦理公證
- 房東必須為房屋所有權人,或經所有權人授權
租約公證的流程
1. 準備文件:
- 房東:需準備身分證、印章、房屋權狀或建物謄本、房屋稅單、租賃契約書(建議3份)
- 房客:身分證及印章
2. 選擇公證單位:可至地方法院公證處或合格民間公證人辦理。
3. 填寫公證請求書:載明雙方個人資料、租賃內容、強制執行條款等。
4. 審查與簽名:公證人互相確認契約(請求書)內容無誤,雙方現場簽名蓋章。
5. 繳納公證費用:依「租金總額+押金」或「房屋課稅現值」二者較高者計算,一般不超過5,000元。
6. 領取公證書:公證完成後,取得具法律效力的公證書。
當你要辦理房屋租賃的公證時,會需要支付一筆「公證費」。這筆費用的計算方式,是以「租金總額」或「房屋的課稅現值」兩者中較高的金額為基準,來決定要繳多少錢。
金額區間 |
公證費用 |
20萬以下 |
1000元 |
20萬~50萬 |
2000元 |
50萬~100萬 |
3000元 |
100萬~200萬 |
4000元 |
200萬~500萬 |
5000元 |
500萬~1000萬 |
6000元 |
1000萬~2000萬 |
8000元 |
2000萬~3000萬 |
10000元 |
3000萬~4000萬 |
12000元 |
4000萬~5000萬 |
14000元 |
租約公證優缺點&注意事項
在瞭解完租約公證的的申請及內容後,也可以瞭解其中相關的租約公證優點、缺點及注意事項,以下也針對這幾項做一個完整的說明,讓你可以更清楚自己是否要申請。
優點
- 權益受損時可省略訴訟程序,直接強制執行
- 契約內容經第三方審查,更加公平、合法
- 有效過濾無權出租、假房東情形
- 適用長租、不定期租約,保障買賣不破租賃
缺點
- 需額外支付公證費用
- 租金100%需報稅,房東無法規避所得稅
- 租約到期續約需再辦公證,流程需重新跑一次
- 文件準備較多,流程較一般租約繁瑣
注意事項
- 公證契約內容需明確載明強制執行條款
- 房東必須為合法所有權人,否則公證無效
- 租約公證非強制,但有助於降低糾紛風險
- 一般租約未經公證仍具法律效力,只是執行力較弱
租約公證雖非租賃必備程序,但對於希望降低糾紛、保障自身權益的房東與房客來說,是一項值得考慮的法律工具。經過公證的租約,不僅能省去訴訟繁瑣,還能有效杜絕無權出租、假房東等風險。建議雙方在簽約前,仔細評估自身需求,備妥相關文件,必要時諮詢專業律師或公證人,讓租賃關係更安心、更有保障。
延伸閱讀:
公益出租人是什麼?有什麼好處?這8大優缺點房東一定要知道!
買房和租屋哪個划算?一張圖看房貸&房租的優缺點、分析及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