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權是什麼?年限到了怎麼辦?快速看地上權住宅種類&所有權!
地上權住宅真的比一般房屋便宜嗎?當買房資金不足時,可以買地上權住宅嗎?本文就也快速帶你一次看地上權住宅是什麼,並且瞭解地上權住宅年限、種類及所有權等,無論您是首購族,還是有其他經濟考量的人,這些資訊都能幫助您在購買地上權住宅前,快速釐清是地上權住宅究竟值不值得考慮入手!
地上權是什麼?
地上權是一種「使用土地的權利」,是指土地所有人將土地的使用權授予他人,讓他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內使用該土地,並享有一定的利益。地上權的使用者可以在土地上建設、經營或使用,並將建築物進行買賣、轉讓或抵押等。
地上權種類
- 普通地上權:根據民法第832條,普通地上權定義為「以在他人土地之上下有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為目的而使用其土地之權」。普通地上權是指在他人土地上建築、使用或經營不動產的權利,通常基於土地所有者與使用者之間的約定。這種權利的特點是使用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對土地進行建設和經營,但土地的所有權仍屬於原土地所有者。
- 區分地上權:根據民法第第 841-1 條,區分地上權定義為「以在他人土地上下之一定空間範圍內設定之地上權」。指在同一土地上,根據不同用途或權益進行劃分,允許多個使用者在同一土地上擁有不同的地上權,這種權利通常適用於大型開發項目或社區規劃中。
地上權住宅的年限&查詢方式
若你有意規劃想購買地上權住宅,建議在購買前可以先瞭解地上權住宅年限,以及相關的查詢方式,幫助你可以更好的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地上權住宅。
地上權住宅年限
一般來說,地上權住宅的年限通常由土地所有者與使用者在合約中約定,最常見的年限為30年、50年或70年。根據《國有非公用土地設定地上權作業要點》規定,地上權的最長年限為70年,但具體年限仍需依雙方協議而定。
當地上權年限即將到期時,地上權的使用者可以與土地所有人協商續約,地上權擁有者可選擇與土地所有人協商,通過購買土地所有權來保留房屋的所有權,如果土地所有人願意出售土地,地上權持有人可以一次性購回,轉為完全所有權房產。如果地上權沒有續約或協商失敗,地上權住宅的所有權及該住宅上的所有建築物可能歸土地所有人所有。
查詢方式
地上權住宅使用期限並非屋主入住時算起,而是建商得標簽約後開始算,所以實際上能使用房屋的期限又會更短。若想要知道建案的簽約日期,可以到「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或「國有財產署」網站,透過建案地址、地號去查詢實際年限。
誰適合地上權住宅?
地上權住宅對於部份族群來說,也是相當適合的購屋選擇之一,以下就也分享五大適合購買地上權住宅的族群。
- 首購族:地上權住宅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價格較低,通常比一般的全產權房屋便宜20%至30%。對於預算有限的首購族來說,這是一個入手房屋的好機會。
- 年輕族群:事業剛起步,收入穩定但不夠高,能以較低成本入住理想地段,享受便利生活。
- 中高齡退休族群:對於希望降低生活成本的退休人士,地上權住宅提供了一個相對經濟的居住選擇。
- 生活型態彈性需求者:他們可能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搬遷到其他地區或國家,因此不會在意地上權住宅的年限限制,反而更看重目前的居住品質及經濟效益。
- 特地區域的投資者:在租賃需求較高的地區,地上權住宅可以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相較於一般房屋,初期投資成本較低,可能有較高的投資報酬率。
在考慮地上權住宅是否值得購買前,建議從多角度全面評估。首先,地上權住宅相對高CP值吸引大多年輕首購族,因為其價格通常低於傳統土地所有權住宅20%至30%,為這些群體提供了進入房地產市場的門票。
此外,在某些有租賃需求較高的地區,對於投資者來說,地上權住宅也能提供穩定的租金收益,投資報酬率是購入地上權住宅的一大誘因,然而購買地上權住宅的常見風險為使用年限,當年限到期後使用者需面臨續約或拆除建築物等問題。另外,儘管不用繳納房屋稅、地價稅,但需繳納成本較高的地租,且當公告地價調漲時,地租也會調漲,有住愈久、繳愈多的情形,居住成本不一定比買房低。
除此之外,看屋時也要考慮地理位置、社區環境等因素,選擇位於發展潛力大的地區的地上權住宅是相對比較保險的選擇,建議考慮購買地上權住宅的民眾也可以諮詢專業的在地房仲,以獲取較全面實用資訊意見作為購屋考量。
延伸閱讀: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為「全國法規資料庫」,內容如有異動以官方最新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