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多少錢會被課遺產稅?透過這4招一次教你如何節省遺產稅!
當遇到家中親人去世後,遺產往往會成為家族的煩惱之一,究竟繼承多少錢才會被課稅?遺產稅的稅率該如何計算?又可以節稅嗎?本文就也快速帶你瞭解節省遺產稅的4大方法,並瞭解繼承人所擁有的免稅額度及扣除額,讓您提前合法佈局節稅省荷包。
土地權狀是什麼?遺產稅的課稅級距
如果你還不瞭解遺產稅的是如何課稅,以下也說明關於遺產稅的計算方式及相關扣除額等資訊,讓你可以更清楚該如何計算遺產稅,並掌握課稅的級距。
遺產稅率
【情況一】當繼承發生日(死亡日)在98年1月23日以後至106年5月11日(含),適用單一稅率10﹪
公式:應納遺產稅額=遺產淨額x10%
【情況二】當繼承發生日(死亡日)在106年5月12日以後,適用:
課稅金額:
- 遺產淨額5,000萬元以下者,課徵10%
- 超過5,000萬元至1億元者,課徵500萬元,加超過5,000萬元部分之15%
- 超過1億元者,課徵1,250萬元,加超過1億元部分之20%
不計入遺產總額之金額:
- 被繼承人日常生活必需之器具及用具:89萬元以下部分
- 被繼承人職業上之工具:50萬元以下部分
扣除額:
- 配偶扣除額:553萬元
- 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每人56萬元。其有未成年者,並得按其年齡距屆滿成年之年數,每年加扣56萬元。
- 父母扣除額:每人138萬元
- 重度以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693萬元
- 受被繼承人扶養之兄弟姊妹、祖父母扣除額:每人56萬元。兄弟姊妹中有未成年者,並得按其年齡距屆滿成年之年數,每年加扣56萬元。
- 喪葬費扣除額:138萬元
遺產繼承多少,需被課遺產稅?
簡單來說,依照繼承發生日(死亡日)日期劃分,只要超過額定的免稅額度,就會依照稅率課徵遺產稅,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8條規定:「被繼承人如為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中華民國國民,自遺產總額中減除免稅額一千二百萬元;其為軍警公教人員因執行職務死亡者,加倍計算。被繼承人如為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外之中華民國國民,或非中華民國國民,其減除免稅額比照前項規定辦理。」
- 繼承發生日(死亡日)在111年1月1日以後者,遺產稅免稅額為1,333萬元。
- 繼承發生日(死亡日)在98年1月23日至110年12月31日,遺產稅免稅額為1,200萬元。
節省遺產稅的4大方法
當然,如果你想減輕遺產稅所帶來的經濟負擔,可以參考幾個節省遺產稅的方法,以下就也列舉節省稅費常見的4大方法,幫助你可以減輕經濟上的負擔。
方法(一)、利用免稅額節稅
近年來,免稅額和各種扣除額的金額都有大幅提升。納稅人能合法運用這些規定,善加利用不計入遺產總額或扣除額等減項,就能大大降低遺產稅的負擔,節省不少稅金。
方法(二)、利用每年贈與稅免稅額及婚嫁贈與節稅
生前贈與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來減少遺產稅,生前每年可以贈與新台幣244萬元(NT$2,440,000)給每一個受贈者,而不需要繳納贈與稅。透過多年逐步贈與財產,可以有效降低遺產總額,從而減少將來的遺產稅負擔。配偶間相互贈與的財產免徵贈與稅,也就是說夫妻間相互贈與的財產應不計入贈與總額,免課贈與稅。
方法(三)、保險規劃
壽險的理賠金額在台灣是不計入遺產總額的,因此購買足夠的壽險不僅能提供保障,還可以避免將來的遺產稅課徵。被保險人可以透過壽險規劃,確保繼承人能夠獲得相應的現金流,而不會增加遺產稅負擔。但需留意符合以下條件:
- 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須為同一人
- 要有明確指定受益人
方法(四)、以協議分割遺產方式分配遺產
繼承人可以透過協商來分配遺產,不必依照法律規定的比例進行,讓遺產分配更具彈性。繼承人還可以享受配偶及親屬的遺產稅扣除額,在遺產分割完成後,繼承人可以自由處置繼承到的財產。在辦理遺產分割時,不需繳納契稅和土地增值稅(但仍需繳納印花稅),如果一開始就直接進行分割繼承,可以減少稅務負擔。
繼承遺產稅的2大注意重點
除此之外,在繼承遺產稅的過程中,注意也要留意以下這兩大重點:
注意事項(一)、留意遺產繼承時限
不動產遺產繼承登記要在被繼承人死亡後 6 個月內完成,拋棄或限定繼承則是 3 個月內開具遺產清冊陳報法院,因此,建議被繼承人一旦過世,繼承人應盡快辦理後續繼承事宜,避免日後喪失繼承權利。
注意事項(二)、留意拋棄繼承順位
當第一順位繼承人放棄繼承後,被繼承人的財產與債務將依序轉給下一順位繼承人,如果被繼承人的債務明顯超過遺產,務必要提醒所有繼承人都要辦理拋棄繼承,避免繼承到債務,進而產生不必要的負擔。
面對遺產稅的課徵,提前了解相關規範與節稅策略無疑是減輕家庭負擔的關鍵,透過本文介紹的4個節稅方法,包含適當利用免稅額、善用贈與規劃、分散資產以及提早做好財產規劃。建議避免臨時抱佛腳,提早進行規劃不僅可以合法節稅,也能確保家族資產的穩定傳承,無論財產規模大小,了解並善用遺產稅的減免方式,讓資產傳承順利圓滿。
延伸閱讀:
父母房屋贈與過戶必看!3分鐘一次看買賣、贈與、繼承稅費差異!
2024贈與稅免稅額對象有誰?免稅額申報、流程及額度一次知!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為「財政部賦稅署」,內容如有異動以官方最新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