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鑑界是什麼?4招看土地鑑界費用、流程及時程!

當繼承了土地或者與人共有土地,卻因為邊界彎曲而搞不清楚土地的界線在哪嗎?你知道土地鑑界是什麼嗎?鑑界的費用又要由誰出呢?若你擔心會與隔壁土地的鄰居產生糾紛,建議一定要先瞭解土地鑑界用途、流程、費用及時程等,讓你可以有效避免與鄰居之間發生爭議,並幫助解決許多土地的問題。
什麼是「列管建築物」?什麼是土地鑑界?
「土地鑑界」是土地複丈(土地重新測量)的一種,是指土地因人為因素、天然災害或其他原因,造成界標移動、湮沒或遺失,導致經界不明時,由地政事務所協助相關權利人,實地確認土地界址、埋設界標的測量作業。簡單來說,就是當土地界線不明確,有需要了解時,就可以申請土地鑑界來確立土地邊界,除了避免侵害他人利益之外,也能同時保障自身權益。
土地鑑界的6大主要用途
那土地鑑界有哪些用途?又比較適合誰?下方也彙整關於土地鑑界的相關用途及資訊,看看你是否符合申請的標準:
主要用途
1. 因自然增加、浮覆、坍沒、分割、合併或變更。
2. 因界址曲折需調整。
4. 宗地之部分設定地上權、農育權、不動產役權或典權。
5. 因主張時效完成,申請時效取得所有權、地上權、農育權或不動產役權。
6. 鑑界或位置勘查。
誰可以申請?
- 一般的土地鑑界:由土地所有權人或管理人提出申請,若是共有土地,則由土地所有權人之一申請即可。
- 承租的土地鑑界:若需要申請土地鑑界,則需要由承租人會同土地所有權人或管理人、管理機關來進行申請。
- 繼承的土地鑑界:需附上戶籍證明文件且備註無拋棄繼承權,可由繼承人代位申請。
- 其他:若因法院拍賣、判決確定、訴訟上和解或調解成立者,可由權利人進行申請。
(若是法院等司法機關認為有需要時,也可以主動委託地政事務所進行辦理。)
申請費用:申請土地鑑界時,會向申請人收取「基本費」與「施測費」兩項費用。
基本費 (以土地面積計算) |
200平方公尺以下 |
2,500 |
200-1,000平方公尺 |
3,000 |
|
1,000-10,000平方公尺 |
3,500 |
|
10,000平方公尺以上 |
4,000 |
|
施測費 |
1,000 / 1單位 (每五個指定鑑定界址點或測量標的點為1單位) |
|
備註 |
1. 基本費以每筆地號面積為單位。 2. 施測費以每五個指定鑑定界址點或測量標的點為單位,不足五個點,以五個點計。 |
*詳細費用內容建議到內政部的土地複丈規費服務網站進行試算。
另外,2023年之後新制的土地鑑界費用中,已經包含制式土地界標費用,因此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樣另外購買土地界標。
土地鑑界的申請條件、流程、時程及注意事項
申請條件
土地鑑界除了需要由土地所有權人或管理人提出申請之外,另外需要準備以下文件:
- 申請人身分證明文件(網路申辦時,需使用自然人憑證)
- 土地所有權狀
- 土地複丈申請書(或土地複丈及標示變更登記申請書)
- 其他相關證明文件,例如:
-公有土地由使用人申請時,應檢附公地管理機關同意書或承租證明文件。
-繼承之土地由繼承人申請時,應檢附被繼承人(原土地所有權人)死亡記事之戶籍謄本及證明其為繼承人之文件。
- 若如本人無法親自辦理,需委託代理人進行申請時,代理人應攜帶印章及身分證。
申請流程
土地鑑界的大致申請流程如下,但各縣市地區之地政事務所作業會有部分細節異同,而作業時程也會有些許之差異,但通常在提出申請之後約15日左右可完成土地鑑界。
1. 提出申請
至土地所在之地政機關提出申請書與繳交費用(可隨到隨辦),或是於使用自然人憑證於網路進行申辦。
2. 排定測量日期及作業
收件並審查完畢之後,地政事務所就會排定測量的日期、時間與負責承辦的人員,並開始進行前置作業。
3. 實地勘查與測量
承辦人員於排定時間到現場測量,也會通知申請人與鄰地關係人到場。
測量後承辦人員會協助申請人埋設土地界標,並且在土地複丈圖上註明界標名稱、編列界址號數以及關係位置。完成之後,會請申請人確認土地複丈圖內容並且簽章。
4. 核發成果圖
承辦員案件整理完後,會通知申請人領取複丈成果圖。有的地政事務所會在測量完成時,直接現場核發成果圖,以各地區地政機關規定為主。
注意事項
當你在申請土地鑑界時,注意也要留意相關的注意事項,下方便也列舉常見的兩大注意事項:
1. 進行土地鑑界時申請人一定要到場
土地鑑界時申請人一定要到場。如無法到場,則務必寫好委託書,並委託他人攜帶申請人的印章及身分證到場,否則會被視為放棄鑑界,且不會退還相關費用。
2. 土地鑑界申請可撤回
若你改變主意,想撤回土地鑑界申請,可於土地鑑界實地勘查與測量之前,以書面向登記機關提出。但若是需要通知關係人(如鄰地所有權人等)的申請案件,必須在原定日期的三日前提出。如果撤回土地鑑界申請成功,可於十年內申請退還土地鑑界費用。但退還的費用中,需扣除前置作業費用,若承辦人員已進行現場前置作業,則需扣除800元;若尚未進行現場前置作業則扣除300元。
對土地鑑界結果有疑慮,可以申請「再鑑界」嗎?
若對於土地鑑界的結果有疑慮,可再次填寫土地複丈申請書,並說明理由與繳交費用後申請「再鑑界」。若對「再鑑界」的結果仍有疑慮時,因地政事務所不會受理第三次鑑界的申請,因此必須使用向司法機關提出訴訟等方式來處理。
若申請人在現場設立界標或到場指界時發生爭議或爭執時,可由管理的地政機關介入進行調處,如果對於調處結果有異議,也可在接到調處通知後15日內,向司法機關訴請處理。
土地鑑界是確保土地界線清晰的重要程序,能有效解決因界標移動、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導致的邊界不明問題,不論是身為申請人或是關係人,都建議在土地鑑界時親自到現場,以避免鄰里糾紛並保障自身權益。
延伸閱讀:
土地買賣陷阱有哪些?快速看土地買賣流程、貸款成數及注意事項!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為「臺北市政府地政局-鑑界注意事項」、「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土地複丈」、「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土地複丈收費」、「全國法規資料庫-地籍測量實施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土地複丈費及建築改良物測量費收費標準」、「全國法規資料庫-地籍測量實施規則」、「全國法規資料庫-土地法」、「中華民國內政部地政司」等,內容如有異動以官方最新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