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外推是什麼?3分鐘一次看陽台外推優缺點&風險!

你是否也曾經覺得家裡空間太小,因此想將陽台變成室內空間呢?但你知道陽台外推背後也隱藏著許多風險嗎?究竟陽台外推是否要拆除?本文就快速用3分鐘,帶你瞭解陽台外推的定義、風險、限制、優缺點以及相關法規,讓您可以擁有正確的認知,並且得以住的安心又合法喔!
陽台外推是什麼?
陽台外推,是一種為了增加室內使用空間而進行的裝修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將原本屬於陽台的空間納入室內。具體的做法通常包括以下兩種:
- 拆除:陽台與室內之間的隔牆或門窗。
- 加裝:窗戶或外牆,將陽台整個包覆起來,使其成為室內空間的一部分。
陽台外推是將陽台與房屋內部的牆面或窗戶拆除,將陽台空間併入室內,藉此增加室內的使用面積,這種做法通常會在陽台加裝窗戶將其封閉。
陽台外推是否屬於違建?又需要拆除嗎?
陽台外推屬於「違法」的行為,無論是購買前已被改造的中古屋,或是自行施工進行外推皆屬違法,僅差別於在於有無被「查報」。以下就也簡單介紹相關的規範及條款,如下:
- 根據《建築法》第25條規定:「建築物非經申請直轄市、縣(市)(局)主管建築機關之審查許可並發給執照,不得擅自建造或使用或拆除。」
- 《違章建築處理辦法》第2條規定:「本辦法所稱之違章建築,為建築法適用地區內,依法應申請當地主管建築機關之審查許可並發給執照方能建築,而擅自建築之建築物。」 可知,陽台外推是未經主管機關許可,擅自變更建築結構的行為,因此被認定為違章建築。
-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9條也明定,住戶若違反相關法規,擅自變更公寓大廈的使用限制,經制止而不遵從者,可處以新臺幣4萬元至2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令其限期改善或履行義務。
違建的類型
那究竟陽台外推,是否需要做拆除呢?其實,這取決於違建產生的時間及各縣市規定。一般以「新違建」、「既存違建」、「舊有違建」來區分,簡述如下:
- 新違建:在民國84年1月1日以後產生的違建,通常會被「即報即拆」. 臺北市則是以民國95年1月1日為界。
- 既存違建:指的是民國53年1月1日到83年12月31日之間存在的違建,通常會被列入「緩拆」,但若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則會優先拆除。
- 舊有違建:指的是民國52年12月31日以前就存在的違建,同樣列入「緩拆」,但有安全疑慮之建築,仍會優先拆除。
陽台外推的風險、影響及注意事項
陽台外推的主要優點,是能增加室內可利用的空間,讓房屋看起來更寬敞、更方便規劃使用。然而,其背後的風險也要考量進去,常見的陽台外推風險有以下:
- 結構安全疑慮:破壞建築結構的均勻性,導致房屋重心偏移。外推的陽台結構強度不如主建物,可能因負重過重導致傾斜、崩塌,且在地震時增加房屋倒塌的風險。
- 逃生不易:降低救災和逃生功能,陽台外推後通常被封閉,難以作為緊急逃生出口,若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住戶難以破窗逃生。
- 違法&罰款:可能觸犯建築法規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面臨罰鍰。若「違法重建」可能面臨更嚴重的刑責或罰金。
- 裝潢限制:有查報紀錄的陽台外推,無法進行裝修。未經申請修繕裝潢,將會被視為新違建而有即報即拆的風險。
相關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一)、先釐清陽台外推的違建時間
當發現房屋有陽台外推之情況時,不論是新違建、既存違建或舊有違建等,都要先釐清陽台外推的違建時間,這會影響到後續的處理方式。
Step.1 拍照存證
將陽台外推的現況拍照記錄,證明此違建並非您自行施作,以便日後若被檢舉時,能夠提供佐證。
Step.2 查詢相關資訊:
可以向專業人士諮詢:尋求專業的室內設計團隊或建築師的協助,評估房屋結構安全,並討論可行的補救措施。
- 查詢違建紀錄:使用各縣市政府的違章建築查詢系統,確認該房屋是否有被查報的紀錄。
- 調閱建築測量成果圖:調閱「建築測量成果圖」進行比對,確認房屋現況與原始設計圖是否相符。
- 確認使用執照:核對房仲提供的不動產說明書、平面圖與建商的使用執照是否一致。
- 申請建物謄本 。
注意事項(二)、評估相關補救措施
除此之外,記得也要評估陽台外推的相關補救措施,保全房屋的安全性及法規,讓你可以有一個得以安心的居住環境。
- 結構補強:若結構安全有疑慮,應根據專業建議,進行房屋結構的補強。
- 部分拆除或修繕:考慮是否將外推的陽台恢復原狀,或進行符合法規的修繕工程。
- 避免二次施工:若違建有查報紀錄,則不可再進行任何裝修工程,否則會被視為新違建,面臨即報即拆的風險。
- 輕質材料:若有必要裝修,應採用輕質材料,如鋁門窗等,避免增加陽台負重。
注意事項(三)、合乎法規及規定
要瞭解陽台外推屬於違章建築,若面臨拆除或需二次施工之情況,務必要遵循相關法規及各縣市的相關規定。
- 法規遵循:陽台外推屬於違章建築,可能面臨罰款甚至強制拆除,請務必了解相關法規
- 各縣市規定:各縣市對於違建的認定和處理方式可能不同,請諮詢當地主管機關。
陽台外推雖能增加室內空間卻是違法行為,不僅影響建築結構安全、更可能阻礙逃生。新違建將面臨即報即拆的風險,而舊有違建雖列緩拆,但仍有安全隱憂。購屋前應仔細檢視,若已購入,務必拍照存證,切勿輕忽風險。
延伸閱讀:
違章建築一定要拆嗎?快速看懂違章建築定義、檢舉及處理辦法!
頂樓加蓋算違建嗎?合法化了嗎?頂樓加蓋優缺點&查詢方法解析!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為「全國法規資料庫-建築法」、「全國法規資料庫-違章建築處理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等,內容如有異動以官方最新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