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爛尾樓?為什麼買房都怕買到爛尾樓?4招教你如何避開!

我們經常可以在新聞上聽到「爛尾樓」,你知道什麼是爛尾樓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害怕買到爛尾樓呢?本文就也特別彙整一篇懶人包,讓你瞭解其中的風險有哪些,且教你要如何避免買到爛尾樓喔!快速看完以下介紹,幫助購屋族遠離風險,聰明購屋強化購屋安全的喔!
什麼是爛尾樓?
首先,廣義的爛尾樓通常指的是「未完成建築」或「爛尾建築」,泛指那些開工建造到一半卻未能如期完成完工的建築。建築作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中途停擺,如資金問題、建築流程管理不善、法律糾紛等。因工程停擺未完成的建築留下了半成品結構,未能達到原計劃的完工標準,導致不能提供正常使用或居住。
爛尾樓的4個潛在風險
網路上許多人都害怕買到爛尾樓,究竟是為什麼呢?以下就介紹買爛尾樓的4個潛在的風險。
風險(一)、法律風險
如果購屋族買房前未經仔細的法律審查,就會疏漏發現爛尾樓的建築許可或文件存在問題,因此導致事後發現的後續法律糾紛,需要負擔衍生高額的法律費用。
風險(二)、資金風險
爛尾樓大多需要額外資金投入才能完成建築或翻修工程,這可能會超出最初的預算,並對買家的財務造成更大壓力。
風險(三)、建築品質風險
未完成的建築可能存在結構或品質問題,因此需要額外的修復和改良,購屋族可能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來確保房屋的安全和品質。
風險(四)、市場風險
爛尾樓因為工程停擺影響所以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工,不動產房市變化多端,時間一長可能會影響到房屋的市場價值,建議購屋族需要考慮未來市場變化對投資的影響。
避免買到爛尾樓的4個注意事項
買房要注意事項,以避免買到爛尾樓,包括以下幾點:
1. 選擇可靠的建商
選擇知名且信譽良好的建商,可以降低買到爛尾樓的風險。可以查詢開發商的歷史記錄和評價,了解他們過去推出建案表現如何,掌握他們的施工品質和交屋準時性。
2. 檢查施工合約
在簽署契約之前,仔細閱讀檢查契約內容,了解自身的權利和責任,以及開發商的責任,確保契約中有明確的交屋日期和品質標準,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應該尋求專業意見。特別是要仔細確保契約中包含關於應對爛尾樓發生時的相關違約條款。
3. 注意施工進度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定期跟進建案的建造進度,確保工程進展順利。如果有延誤或其他問題,及早採取行動。
4. 履保採用「價金返還」最有保障
預售屋履約保證則是預售屋最後一道防火牆,政府規定預售屋契約中必須載明「履約保證」機制,包括「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返還之保證」、「價金信託」、「同業連帶擔保」、「公會辦理連帶保證協定」等機制。
如果不小心買到爛尾樓,有哪些救助管道?
如果不幸買到了爛尾樓,以下是一些應對措施和救助管道,目的在最大程度減輕損失並尋求解決方案:
成立自救會
- 與其他受影響的買方聯合起來,共同成立自救會。
- 可以增強受害者的談判籌碼,並為共同行動提供一個平台。
尋求律師協助
- 聯繫專業律師獲取法律意見和支持,透過專業的法律洽詢與建議對於處理此類問題十分重要。
- 評估是否有必要並且可行提起法律訴訟。考慮訴訟的可能性和成功率,以及訴訟可能帶來的費用與時間。
再審核契約內容
- 仔細審核購屋契約,檢查是否存在保證條款或有第三方擔保人。
- 全盤掌握了解契約中的權利和義務,為進一步的法律行動做準備。
評估建案續建可能性
- 與相關多方協商,探討是否有可能續建該爛尾樓。
- 這可能涉及尋找新的投資者或建商,或是與原建商協商解決方案。
總之,爛尾樓存在眾多問題與風險,包括法律、資金、品質和市場風險等面向,建議買方應謹慎衡量上述風險,因此建議購屋時選擇成屋可能是一個相對安全選項,相較之下成屋交易風險低,當然在決定購屋之前,仍然建議都需要做足功課,深入了解掌握相關資訊,才能更加安圓滿完成購屋決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