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付款方式有哪些?可以分期嗎?這3大付款注意事項要知道!
在不動產市場上,預售屋是不少年輕人喜歡購買的房屋類型之一,但你知道預售屋付款方式有哪些嗎?又可以分期嗎?本文就也條列出購買預售屋,常見的4種付款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3大注意事項,讓你在買房一事也更安心、有保障!買房不再擔心喔!
預售屋的4大付款方式
頭期款
- 包含訂金(小訂、補足)、簽約金、開工款
- 一般約為房屋總價金的10%~15% 。
- 本階段大多是不能貸款的,本筆金額就視為預售屋購買之頭期款。
工程款
- 完成上述預售屋頭期款繳付後,接著是進入預售屋施工階段。
- 建案施工期間需再支付房屋總價金之10%~15%(常見工期大約2~3 年)
- 工程款收取方式依不同建案而定,常見三類分述說明如下:
◆ 一次性繳付型:常見為包含建案結構體完成時、領取使用執照時或實際交屋時,以一次性繳齊本階段全部金額。
◆ 依工程期進度型:建商會依照工程進程階段,設定各階段工程款的分期繳納。
◆ 按月固定繳納型:跟上述不同,不管建案施工進度狀況,只要建商開工後,就要依規定按月固定繳納一定金額之工程款。
交屋款
- 陸續完成上述步驟後,就進入驗收交屋階段:
◆ 驗收確認無誤:便由貸款銀行進行撥款給建商。
◆ 驗收後發現有瑕疵:可以要求建商限期改善,並扣留交屋保留款(房屋總價金之5%),一直到驗收完成後再由銀行完成撥款。(建議簽約時需註明清楚保留款比例)
- 額外費用
◆ 在地政事務所辦理交屋移轉前,必須先繳納印花稅、契稅與相關規費等。
◆ 以上費用不包含在跟建商簽署合約之房價價金中,歸類屬於額外費用。
預售屋的款項,可以分期嗎?
一般來說,預售屋付款方式與中古屋相較之下,因為提供較長的類似分期的付款週期,雖然看似有助於緩解購屋者付款壓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同區域的預售屋價格,往往超過中古屋至少10%或更多,加上由於常見付款時機依建案工程進度而定,會影響購屋者難以準確推估實際付款時間點,反而有可能感受付款壓力。
支付預售屋款項的3大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一)、注意退「訂金」是否收取手續費
大多建商針對在購屋者簽約前反悔皆可全額退回。假如購屋者是以刷卡支付,可能需要自付刷卡2%以上手續費,因此建議刷卡前先詢問清楚避免後續衍生糾紛。
注意事項(二)、注意建商是否取得「建造執照」
建議支付預售屋款項時最關鍵點為~建商是否取得「建造執照」,依規定建商須取得建造執照後才能進行公開銷售,如果簽約建商沒有取得建照,就表示簽訂之合約在法律上是不合法的。
注意事項(三)、注意「簽約金」無法退還,是否需支付違約金
預售屋契約書是具有法律效力之文件,因此只要簽約金繳納後發生的反悔解約,買方就必須依約支付違約金。合約違約金依規範最多不能超過建案總價金之15%,但該沒收之金額超過買方已繳價款者,則以已繳價款為限。
總結來說,預售屋常是小資族優先選擇的購屋類型,因為對於存款有限的小資族或新鮮人,透過財務負擔分攤的預售屋付款確實是較為輕鬆的方式。但是特別需注意,雖然表面看似比較輕鬆,但是因為拉長付款時間同時也導致財務現金流上調度的不確定性,加上預售屋價格往往相對於中古屋而言較高,因此建議購屋時還是依個人實際財務規劃為主要考量而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