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老公寓可以買嗎?6大老公寓建築結構&安全注意事項!

屋齡30年以上的老公寓,因總價和公設比例較低,且常位於生活機能成熟的區域,成為不少購屋者的優先選擇之一。但屋齡30年的老公寓真的可以買嗎?需要注意什麼嗎?在買屋時,除了價格上的考量,產權、建築結構及後續可能衍生的修繕成本等,都是不可忽視的成本和課題。本文將針對購買30年以上老公寓時,全方面分析必須確認的要點,以及可以利用哪些政府補助資源,為自己多爭取一點權益。
老公寓產權確認的6大事項
購買老公寓時,房屋產權是否足夠清晰,會直接影響到自身權益,以及未來資產處置的各種衍生問題。以下六點是需要特別確認的重要事項:
1. 確認屋主身份:
地政事務所臨櫃申請「全國地政電子謄本系統」,事前核對賣方是否為合法的建物及土地所有權人,確保交易對象的正確性。
2. 建物登記謄本查閱
仔細檢閱建物登記謄本,確認主建物、附屬建物的登記面積。早期部分的老公寓可能存在陽台未辦理保存登記的情況,若現場看屋明知有陽台,但權狀裡尚未登記,未來補登成功將能增加權狀坪數,保障自身權益。
3. 土地持分比例確認
土地持分大小將關係到未來若有都市更新或危老重建機會時,可分配的權益多寡,所以必須了解建物座落的土地持分比例。
4. 有無其他權利設定
確認謄本上是否有抵押權、查封、假扣押、假處分等限制登記,這些都可能影響產權的完整移轉。
5. 竣工平面圖核對
若對陽台等附屬建物登記有疑慮,可向地政事務所調閱建物竣工平面圖,核對原始設計與現況是否相符。
6. 確認有無違章建築
留意是否有頂樓加蓋、陽台外推等未經合法申請的增建物。違建部分不僅無法取得產權,未來也可能面臨被舉報拆除的風險。
購買老公寓要檢查那些建築結構安全
屋齡較高的公寓,必須優先考量建築結構的安全性。在民國88年921大地震後,台灣的建築耐震設計標準有顯著提升,因此只要是在88年12月31日前取得建照的住宅,耐震能力可能需要特別加強檢視。以下是老公寓的建築結構安全檢查要點:
檢查項目 |
觀察重點 |
潛在風險 |
建議行動 |
建物外觀與傾斜 |
-整棟是否明顯傾斜 -外牆磁磚大面積剝落 -牆面異常隆起 |
-結構受損 -地基不穩 |
尋求專業結構技師評估 |
樑柱牆板裂縫 |
-樑、柱、牆面及樓板有異常裂縫 -剪力裂縫或貫穿性裂縫 -鋼筋外露、鏽蝕 |
-承重能力下降 -混凝土中性化 -影響結構強度 |
輕微表面裂縫可修補,嚴重者需專業鑑定 |
滲漏水狀況 |
-天花板、牆壁有水漬壁癌、發霉 -建議雨後再次看屋確認 |
-影響居住品質 -損害裝潢及結構 |
釐清漏水原因及責任,評估修繕成本 |
水電管線狀態 |
-電線管路已老化 -確認電線規格迴路負荷是否足夠 -鐵製水管是否鏽蝕 -排水是否通暢 |
-電線走火風險 -水管堵塞爆裂 -用水品質問題 |
建議考慮全室水電管線更新 |
特殊屋況排除 |
-是否為海砂屋或輻射屋 -要求賣方提供相關檢測證明 -或在合約中加註相關擔保條款 |
-影響結構安全 -影響居住者健康 |
避免購買,或需經專業評估及修繕後才考慮 |
耐震能力評估 |
-申請老屋耐震安檢的初步評估 -了解建築物的潛在耐震能力 |
-地震受損風險 |
評估結果若有疑慮,可進一步做詳細評估或補強 |
老公寓可使用的2大補助與資源
針對老舊建築,政府有提供多項補助與資源,主要目的在於提升民眾的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質,建議在購買老公寓後,若符合相關的條件,可考慮申請下列補貼資源:
老屋耐震安檢補助
初步條件評估:
- 針對民國88年12月31日前取得建照的住宅
- 總樓地板面積未滿3,000平方公尺者:每棟補助6,000元
- 總樓地板面積3,000平方公尺以上者:每棟補助8,000元(或全額)
評估結果:若老屋耐震安檢的評估結果為「尚有疑慮」或「確有疑慮」,可進一步申請耐震能力詳細評估補助,每件補助評估費用的45%(部分資料為30%),上限金額視地方政府規定,以台北市為例,每棟上限為40萬元。
危老重建相關獎勵與補助
若建物符合「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資格,可獲得下列補助:
- 容積獎勵:進行重建可獲得基準容積最高3倍或原建築容積1.15倍的獎勵,並有時程獎勵、規模獎勵、耐震設計獎勵等,可多項疊加。
- 重建計畫補助:政府補助每案重建計畫費用上限為5萬元,另加行政作業費。
- 稅賦減免:重建期間地價稅、房屋稅全免;重建完成後2年內地價稅、房屋稅減半徵收;若符合特定條件(如自然人持有且未移轉),房屋稅減半徵收最長可達12年。
- 融資貸款與利息補貼:政府提供危老重建工程貸款信用保證,每戶最高300萬至350萬元,並可能有重建工程貸款利息補貼。
- 結構補強費用補助:若經評估後進行結構補強而非重建,部分縣市提供補強工程款的補助,最高可達費用的45%,上限1000萬元。
購買30年以上的老公寓,確實能在預算與熱門地段間取得理想平衡點,但背後潛藏的屋況、結構安全及產權問題不容小覷,建議購屋前務必聘請專業人士,例如建築師、結構技師等,協助進行屋況檢查與產權調查。
此外,可積極了解並善用政府提供的各項老屋健檢補助和補貼資源,不僅能更全面性的評估物件狀況,也可能在後續的整修,或老屋重建的過程中獲得實質幫助。有關各項補助因各縣市規定及時間會有不同,建議申請前應再確認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