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進駐北市科!專家一次解析士林北投科學園區房價&成交行情!

台北房市迎來核彈級利多!全球AI霸主輝達(NVIDIA)2025年5月正式宣布海外總部落腳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這是繼台積電後台灣吸引到的最大規模國際科技投資案。本文將從產業效應、房價走勢、生活機能三大面向,帶您掌握北士科房市的真實樣貌。
輝達進駐北市科,帶來的影響
當科技巨頭輝達落腳北士科,光是科技產業專用區就佔25公頃,這種規模在台北近乎絕版,優勢立即顯現。相較內科、南港已趨飽和,北士科這裡正形成三重關鍵效應:
1、產業聚落效應:科技廊帶最後拼圖
- 企業進駐潮:除了輝達之外,華碩、和碩、仁寶、中鼎工程已先進駐,形成完整AI供應鏈。
- 就業人口紅利:輝達初期引進1000名工程師,後續相關供應鏈將創造數倍就業機會。
- 商辦需求激增:目前商辦成交價大約70萬/坪,預期3年內將追平內科水準。
2、房價板塊重分配
- 預售屋跳漲:輝達宣布後兩週,新洲美段的預售案調價至少5%,軟橋段的遠雄泱玥創下143.9萬/坪天價。
- 中古屋補漲:周邊石牌、明德、芝山站中古屋詢問量暴增30%,屋主惜售心態明顯。
- 外溢效應發酵:三重、蘆洲、社子島等首購區出現科技新貴看屋潮,預估房價落差將縮小20%。
3、開發時程加速
- 公共建設兌現:捷運北環段2029年通車,劍潭TOD案加速推動。
- 都更熱區成形:士林夜市商圈、社子島開發案因人口紅利重啟談判。
- 土地交易活絡:2025年Q2土地成交單價突破150萬/坪,較2024年成長23%。
士林北投科學園區的房價、成交行情及實價登錄資訊
隨著產業進駐熱潮升溫,北士科已形成鮮明的「東西價格斷層」。根據每日監測的實價登錄數據(2025年4月最新成交行情),揭露三個關鍵現象:
段 |
代表建案 |
均價(萬/坪) |
最低單價(萬/坪) |
最高單價(萬/坪) |
軟橋段(東) |
遠雄泱玥 |
128.6萬 |
119.68萬 |
140.35萬 |
新洲美段(西) |
士科大院 |
106.3萬 |
102.22 |
109.99萬 |
▶影響一:最高價與最低價形成明顯價差帶
2023年10月北士科遠雄泱玥預售案,最高單價達每坪143.9萬元,但同區段去年2024下半年7月仍有每坪百萬元以下、甚至約95.3萬元的成交紀錄(樺輝沐畇),這反映出同一重劃區內,東側(軟橋段)與西側(新洲美段)房價落差超過30%,是台北市少見的價格斷層。
▶影響二:市場熱度與波動並存
2025年4月北士科預售案每坪成交均價約116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10萬元年增5.1%;周邊中古屋單價為每坪58萬元,年增3.1%。雖然整體均價漲幅不高,但高價指標案頻頻創新高,顯示高資產族群進場意願提升,市場熱度與價格波動並存。
▶影響三:生活機能、地段與品牌建商成為價格分化主因
成交單價較低的多位於新洲美段,主因是該區生活機能尚未成熟、距離市區較遠,但有河岸景觀優勢;而軟橋段因鄰近捷運、生活機能佳,加上品牌建商推案,單價明顯較高。這種地段、機能與品牌效應,成為北士科房價分化的關鍵。
現在在北市科買房好嗎?分析交通&周遭生活機能
從交通動脈到日常採買,北士科機能正在經歷下列多重轉型,建議面對北市科飆升的房價曲線,置產決策需回歸生活本質。
北市科交通方式 |
2025現況 |
預計2029年升級 |
捷運 |
芝山站(7分鐘步行) |
北環段Y24站直通園區 |
快速道路 |
洲美交流道5分鐘上國道 |
高架匝道直通T17基地 |
公車系統 |
8線經文林北路 |
智慧候車亭+電動接駁車 |
➤商業、生活機能階層化轉型
- 商業服務:園區內將設複合商場,因預估科技新貴的消費力高,客單價達$3,500以上。
- 高端消費:米其林餐廳進駐北士科。
- 醫療資源:跡離榮總車程大約8分鐘,和信醫院12分鐘。
- 綠地系統:步行5分鐘可到達福星公園(恐龍主題)、洲美濕地公園。
- 學區優勢:文林國小+中正高中雙學區;私校有天母美國學校。
➤現在是否適合置產北市科的關鍵在於「跟著產業地圖走」,可參考以下3點建議進行考量:
1. 自住客布局法則:首選軟橋段500公尺內中古屋,避開施工核心區,鎖定「文林國小+福星公園」雙核心區。
2. 長期投資策略:商辦產品優先於住宅,特別關注T17/T18周邊50年地上權案。
3. 風險管控要點:避免追價單坪140萬以上個案,確保租金報酬率仍達5%。
輝達進駐只是北士科爆發的起點,隨著2027年台商回流潮、2029年捷運北環段通車,相信這個科技新城將會持續改寫台北房市規則。而且北士科具備台北市罕見的完整重劃區規模,產業聚落效應明顯,輝達、華碩、和碩等科技大廠進駐,確實為區域房市帶來強勁支撐。連帶周邊醫療、學區、生活圈資源也相當豐富,對於追求舒適宜居與未來增值潛力的自住族群來說,是相對稀缺的選擇,特別適合有預算、重視新成屋品質的買方。
但是北士科在短期內仍會經歷施工與配套建設的「陣痛期」,是否必須置產在此?必需用產業思維看土地價值,而非用炒房心態追高。如果是剛性需求、預算充足,並願意等待區域成熟,自住或長線置產都值得考慮。
若希望即刻享有成熟生活圈,或預算有限,建議可同步比較周邊石牌、明德、天母等區域,甚至考慮北士科外溢效應帶動的三重、蘆洲等地。購屋前務必實地勘查、評估自身需求與財務狀況,並多留意建商品質與區域發展進度,才能確保買得安心、住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