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可以等到都更嗎?老屋都更的4大條件及同意比例一次看!
在台灣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老舊建築,根據內政部2023年統計資料,全台都更的核定案件僅327件,危老重建的核准案量1,874件,不少老屋主們,正在「都更整合困難」與「危老程序選擇」之間抉擇,究竟老屋是否可以等到都更呢?透過本文快速了解老屋參與都更的關鍵條件,並比較危老重建的替代方案,提供所有權人做出最適決策。
老屋是否可以都更?
可以的,老屋當然可以進行都市更新,政府推動都更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改善老舊危險建物的生活與安全條件。不過,雖然老屋可以都更,但前提是必須滿足一些核心條件:
土地使用分區與基地規模限制
依《都市更新條例》第3條規定,申請都更的首要條件必須位於「都市計畫範圍」內,且基地面積需達各縣市最低門檻。以台北市為例,自行劃定更新單元需達1,000平方公尺(大約302.5坪);新北市則放寬至500平方公尺,須經都更審議會通過。實務上,老屋的基地規模會直接影響建商參與意願,2023年全台都更案,平均面積達1,852坪,其中低於500坪的小型基地,其成功率僅達17%。
容積率與建蔽率的關鍵影響
商業區的容積率通常達400%以上,相較於第三種住宅區(住三)的容積率225%更具重建效益。以台北市大安區臨路的住三土地為例,四層公寓若基地達300坪,重建後可分回坪數約為原權狀面積的65%~75%;若屬第三種商業區的土地,分回比例可提升至85%~95%。
建築結構與屋齡條件
依《建築法》第81條規定,經結構安全評估,若判定房屋危險程度達「需立即補強」,可優先列入公辦都更範圍。2024年營建署新制要求,申請都更需附「耐震評估報告」,屋齡30年以上建築若初評未達乙級,可以得額外獲得8%容積獎勵。
臨路條件與巷道寬度
根據台北市都更處統計顯示,臨接8米以上道路的都更案成功率達78%,6米巷道案件則降至41%。主要障礙在於施工機具進出困難,且需退縮建築深度達2米,等於直接壓縮可售坪數。雖然2023年新制放寬「狹小巷道都更」容積獎勵,6米以下巷道可額外獲得5%獎勵,但仍需保留4米消防通道。
老屋不能都更,可以申請危老重建嗎?
若不能都更,老屋能不能改為申請危老重建呢?這必須看房屋本身是否符合下列4大申請條件:
1. 建築合法:需領有使用執照或符合《建築法》第98條緩衝條款。
2. 危險認定:經結構評估未達乙級,或符合海砂屋、震損屋等條件。
3. 屋齡限制:30年以上無電梯住宅,或20年以上經評估需拆除的房屋。
4. 文化排除:非《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之歷史建築。
但是,即使房屋符合危老重建的條件,但實際上想要去申請危老重建,其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有兩個很大的門檻:
✅ 門檻一、所有人一定要全部同意:危老重建需取得100%所有權人同意,比較適合共識高的小型社區或單一產權建物。
✅ 門檻二、房子的狀況真的要夠危險或老舊:需判斷建物是否符合「危老條例」中,關於危險或老舊的明確定義,例如結構安全評估未達標、屋齡30年以上無電梯。
老屋申請都更v.s危老重建的條件比較:
評估項目
都市更新
危老重建
同意門檻
所有權人67%~80%
100%全數同意
基地限制
需達縣市標準
無面積下限
審查時程
2~5年
3~6個月
容積獎勵
上限50%
上限40%
稅賦優惠
地價稅減免50%
地價稅全免+房屋稅減半12年
都更的同意人數門檻怎麼看?面積比例是多少?
各類都更案的同意人數門檻和面積比例規範:
都更類型
所有權人數
面積比例
法源依據
適用條件
迅行劃定更新地區
>50%同意
>50%
都更條例第7條
因天災重建、戰爭等緊急狀況劃定的更新地區
一般更新地區
>75%同意
>75%
都更條例第22條
政府劃定之優先更新區域
自辦更新單元
>80%同意
>80%
都更條例第23條
民間自行發起之更新提案
公有地主導
免計算
>50%
都更條例第37條
公有地占比過半之開發案
在公有地、私有地、未登記繼承和文化資產等不同條件的都更方案下,同意人數門檻最高的是私有自辦都更,但當私有土地的同意面積超過90%時,可免除人數比例的要求,可跳過人數門檻進入審議。
【實務計算案例】
以新北市三重區某都更案為例,基地面積1,200坪,權屬結構如下:
私有土地:1,000坪(所有權人58人)
公有土地:200坪(財政局管理)
未登記繼承:150坪(列冊管理5人)
文化資產:50坪(歷史建築)
【同意比例計算】
文化資產50坪不列入私有土地計算基數,故私地基準面積=1,000-50=950坪
已取得私有同意面積=760坪,760/950=80%,同意面積未達90%,需滿足同意人數門檻
同意人數=46人,46/58人=79.3%
同意人數3%符合「一般更新地區」雙75%門檻,可提送事業計畫
老屋更新的決策並無標準答案,具體需要依據個案的情況,包含所有權人整合的難易度、基地規模的限制、重建的急迫性、預期容積獎勵的多寡,以及建物本身的危險程度等,進行綜合評估。建議所有權人在啟動任何程序前,務必充分了解兩種途徑的法規細節、獎勵差異及潛在風險,並透過客觀的評估與試算,才能在都更或危老中做出最有利的選擇,讓老屋成功蛻變。
延伸閱讀:
危老重建是什麼?5分鐘一次看危老重建費用、條件及優惠獎勵!
一定要都市更新嗎?專家3步驟教您看都更條件、流程及獎勵補助!
※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為「臺中市都市危險與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專區」,內容如有異動以官方最新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