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冷南溫!5月六都移轉中南高年減幅度優於北部
2015-06-03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2015年5月六都公布完整買賣移轉棟數資料,整體房市表現呈現「北冷南溫」,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5月買賣移轉棟數的年減幅都高達3成以上,反觀房價基期水準相對較低的中南部地區,包括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5月移轉都較4月增加,且年減幅在15%左右,房市溫度明顯優於北部地區。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六都的移轉大約佔全國移轉的8成左右,由此判斷5月的全台移轉表現仍較去年疲弱,而六都之間表現強度也各不相同,如雙北市幾乎出現房市的超低量,雙北市移轉合計僅剩下6千棟,北北桃年減幅度都超過3成,反觀台中市、高雄市與台南市,年減幅度不僅明顯較北部少,台中市和新北市的移轉棟數差距僅剩下500棟,由此可見北部的房市交易的確相當「悶」。 最新公布台中市的買賣移轉棟數,5月買賣移轉棟數為3416棟,月增4%,年減約13.8%,比較特別的是,過去台中市的交易熱區似乎出現交替狀況,北屯區已經連續兩個月,移轉量高於西屯區。高雄市5月買賣移轉棟數為3106棟,月增13.8%,年減約16.1%,高雄市則是鳳山區的移轉量,連續兩個月高於三民區。 曾敬德建議,現在不僅成屋市場的交易量下滑,包括一手的預售市場的銷售狀況也都相當辛苦,即使房地合一對於屋主影響有限,但民眾普遍對於房價已經沒有上漲的預期心理,建議有售屋需求的屋主,應該參考實價登錄價格彈性調整售價。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先行預測!房地合一行政院版可能衍生6現象
2015-05-22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行政院版的房地合一終於定案,其中日出條款定在2016年1月1號,預估99%的屋主不受影響,日後出售持有時間滿2年,還是按目前的申報方式報稅。信義房屋則認為行政院版的房地合一,將出現6個現象,包括第一個使用400萬元免稅的民眾,可能出現在2022年,自住短期持有沒減免,人頭效益降低,新制上路後預售交屋者適用房地合一等。 房地合一行政院版出爐後,房地合一政策的輪廓越來越為清楚,雖然立法院三讀通過才算真正定案,不過院版的房地合一對市場的干擾減輕,對於大部分的屋主來說,日後售屋稅金不會因此增加,另外短期稅率35%~45%雖然看似很重,但房地合一稅屬於所得稅,對於屋主至少「保本」有賺才課,相對也會比奢侈稅划算許多。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按目前房地合一的規劃來看,未來市場可能會出現6個現象,首先是第一個適用自用400萬元以內免稅的民眾,可能出現在2022年,另外,由於房地合一稅對於自住1戶的民眾,短期交易不具有優惠減免措施,因此過去使用人頭刻意規避奢侈稅的狀況,將明顯減少,第三個就是購買預售案的民眾,雖然購買時間是1~2年前,但登記買賣移轉的時間若在新制上路後,則交屋後再出售就得適用房地合一的新制。 第四個是近年相當熱絡的贈與行為,多是利用公告價格與市價之間的落差進行節稅,但日後若受贈者出售,並以房地合一實價申報時,將會產生可觀的資本利得,贈與行為的效益將大打折扣,因此還得規劃日後售屋怎麼節稅,才不會讓贈與效益打了折扣。 第五個由於房地合一和舊制的申報制度相比,最大差異在於舊制土地免資本利得稅,假設未來長期房價有上漲的空間,新制上路前購買,並持有超過2年時間,出售都適用舊制,上路前購屋相對划算。 第六個,雖然一般住宅在房價上漲的狀況下,採舊制申報較新制划算,但台北市的高級住宅則可能新制較舊制划算,主要是因為高級住宅的房屋評定現值高,加上併入個人所得後可能會適用40%或45%的稅率,因此新制持有超過兩年的20%或15%可能反而划算。 行政院版房地合一後可能的6個現象現象一:第一個適用400萬元免稅的民眾,可能出現在2022年現象二:自住短期持有沒減免,人頭閃奢侈稅效益低現象三:預售案新制上路後才交屋,購買人適用房地合一新制現象四:贈與節稅的效應降低,要考量日後出場方式現象五:假設未來房價走揚,則新制上路前購買相對划算現象六:北市高級住宅新制反而可能划算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2014年房市交易規模減少「1兆元」
2015-05-07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信義房屋統計實價揭露資料,受到房市景氣下滑以及房地合一稅改政策干擾,2014年實價揭露的交易規模僅剩下3.7兆元,比起2013年的4.7兆元,減少了將近「1兆元」的交易規模。統計六都的實價揭露成交金額則可發現,光新北市與桃園市的實價揭露金額就少了5千億元,是六都之中減少金額最多的兩個區域。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2014年初的黃色小鴨爆破說,到雙張會後房價2年跌3成的言論,政府官員頻頻對房價示警,加上房地合一稅的推動與房屋稅等改革,讓房市交易量轉折向下,2014年不僅買賣移轉棟數僅剩下約32萬棟,實價的揭露金額減幅更達2成,市場少了約1兆元的交易規模,交易狀況轉趨冷淡。 實價揭露資料顯示,六都2014年的實價揭露金額都較2013年減少,新北市2013年不動產揭露的交易規模就達1兆元,位居全國之冠,2014年的實價揭露金額則年減2800億元,剩下7641億元,減少金額位居全國之冠。 其次則是桃園市,揭露的不動產交易規模從7131億元減少至4810億元,年減2321億元,台北市的不動產交易規模則年減1670億元,光是大台北地區的「北北桃」生活圈,實價揭露的金額就年減6793億元,大台北地區的不動產交易明顯受到政策重挫。 台中市與高雄市的實價揭露金額分別年減1590億元與955億元,至於整體交易較為穩定的則是在台南市,僅年減314億元,市場交易在六都中表現相對活絡。由於實價揭露資料有遞延性,即使2015年5月1日揭露的實價資訊,裡面仍包含了2014年12月的交易紀錄,因此現階段的統計較能代表2014年完整的交易規模。 曾敬德表示,從買賣移轉棟數與實價交易規模雙雙減少的狀態來看,反應2014年房市景氣已經進入修正期,加上房地合一政策的不確定因素,讓房市少了一兆元的交易規模,在量先價行與量縮整理的格局之下,房價已經缺乏追價上漲動能,轉為小幅回檔或盤整的走勢。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北市4月移轉跌破2千棟,房市出現窒息量
2015-05-02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移轉資料,台北市2015年4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剩下1983棟,罕見在農曆春節以外的月份,交易量跌破2000棟,在一連串的房市政策等干擾之下,台北市的房市交易已經出現窒息量,但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4月移轉量表現較為正常,移轉棟數都較3月增加,但和2014年同期的4月相比,仍減少14%~24%不等的幅度。 相較於近期台股指數挑戰萬點,成交量也逐步放量,但北市房市的移轉量仍不見起色,根據北市地政局最新公布資料顯示,4月移轉棟數剩下1983棟,月減9%且年減將近3成,和過去房市暢旺時每月平均約5千棟的交易量相比,台北房市已不見熱絡的人氣,移轉超過2百棟以上的,僅剩下中山、北投、內湖與文山區,相對平價的區域仍具有基本的買盤。 對比北市低迷的移轉量,新北市則表現相對穩定,新北市4月的移轉棟數為4454棟,月增約17%,但年減約14%左右,年減幅度相較其他區域小,而新北市移轉以板橋最為突出,單月移轉量將近900棟,至於桃園市4月買賣移轉棟數為3031棟,月增7%,表現相對北市穩定,但和2014年的同期相比則減少了約24%,主要移轉仍集中在桃園區與中壢區,佔了桃園市將近5成的移轉量。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已公布的買賣移轉棟數資料來看,相對平價的區域,仍是房市交易表現相對穩定的區域,而台北市的持續降溫的房市,以北市103萬戶的家庭來說,4月移轉等於每千戶人家僅有2戶購屋,現況是看的人多但態度也保守,建議當前想要售屋的屋主,應珍惜遇到的買方且價格要有彈性,才能夠在低量的市況中,順利成交。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tw
北市實價登錄親友價比實價打5折
2015-04-28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實價登錄的紀錄有不少特別備註的交易狀況,信義房屋發現根據2014年實價資料統計,台北市沒有備註與不包括車位的住宅交易,平均房價為每坪60.7萬元,不過若是備註欄有親友、二等親、三等親等條件的交易,則平均成交價格為30.7萬元,幾乎是市價的5折,新北市的親友價大約是市價的64折,若從實價的資料來看,親友間的交易真的是「親戚莫計較」。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親友間交易通常成交價格會略低於市價,不過親兄弟明算帳,即使有點優惠預料幅度也不致於太大,但從實價揭露的價格可發現,台北市的親友間交易價格比起全市的平均價格,每坪要少上30萬元,親友間的交易價格遠低於市場行情,研判應是基於稅務規劃上的考量或繼承後的交易買賣,才出現如此明顯的價差。 曾敬德指出,比較贈與和一般的買賣交易方式來看,贈與的土增稅繳納人為受贈人,且不能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稅率從20%~40%不等,但若是以一般的買賣交易方式,則可使用10%的自用住宅稅率,相對可達到節稅的效益。 以全國的狀況來看,實價的備註欄有親友或二等親、三等親的交易,平均成交價格為17.9萬元,大約是正常交易價格的8成,六都之中包括台中市、桃園縣、高雄市與新北市,親友成交價格大約是正常成交價格60%~65%,最高出現在台南市,親友交易價格每坪為6.9萬元,大約為市價的7成,最低則出現在台北市,親友間交易每坪為30.7萬元,正常價格每坪則為60.7萬元。 曾敬德提醒,不論是贈與或親友間的買賣行為,都應該留意成本問題,一旦日後有轉售的需求,倘若取得成本遠低於市場行情,則相對財產交易所得就會明顯增加。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Q1成屋銷售必須「拉很長」才能賣出
2015-04-23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信義房屋統計2015年第一季成交物件的流通天數發現,六都成交物件的銷售天數,都呈現拉長的趨勢,其中銷售流通天數最長的是台北市,成交的物件平均要69天才能夠順利出售,和2014年同期的第一季相比,屋主得多賣將近1個月時間才能夠順利成交。而六都普遍都得銷售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才有機會順利成交,顯見目前買方的態度相當謹慎。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實價揭露已經上路一段時間,有利買賣雙方凝聚價格共識,不過現在民眾心裡已經沒有價格會持續上漲的預期,加上市場上的投資買盤甚少,買方不僅對於價格態度很保守,同時也希望買到住宅條件較佳的房屋,決定的時間拉長,因而整體的銷售天數呈現明顯增加。 而觀察現階段的屋主除了參考實價揭露價格當作價格基礎外,也會因應看屋人潮的數量與出價狀況,加上本身房屋的條件,彈性調整售價,不過通常銷售天數拉長後的交易,常見都是屋主願意讓價出售,但求順利出場。 至於六都之中目前以房價最高的台北市,成交的物件銷售流通天數最長,其次是高雄市,銷售流通天數也拉長到兩個月的時間,和2014年同期相比多了約10天;而2014年第一季銷售速度最快的新北市,大約一個月就能夠順利成交,房市表現相對強勁,不過2015年第一季的銷售天數也拉長至54天,較2014年同期增加約21天,銷售速度明顯減緩。 六都之中表現較為穩定的則是台南市,流通天數維持一個半月多的時間,整體房市變動相對穩定。曾敬德表示,面對房價高點已過與時間拉長的銷售期,建議有意售屋的屋主,應該把握上半年看屋人潮較多的時間,並視自己出售物件的條件,按實價揭露行情調整價格,倘若銷售期間看屋人數與出價狀況並不理想,可能得進一步調整價格,以利加快銷售速度。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政策重擊豪宅,市場供過於求
2015-04-15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政策接連重招出擊,已經對於北市高端住宅市場已產生嚴重衝擊!信義房屋統計2015年第一季的委託狀況,北市8千萬以上豪宅出售數量增多,售價逾8千萬以上豪宅委託出售的佔比創歷史新高達6.4%,但成交佔比仍維持在1.8%左右,但因目前僅剩自用買盤,豪宅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賣方唯有讓價才有機會吸引低接買盤。 央行的豪宅限貸、北市的豪宅稅與囤房稅等,接連重創北市的豪宅市場,尤其是2014年7月1號以後才落成的高級住宅,更是此次被大幅增稅的產品。北市豪宅的房屋評定現值調為原本的3~9倍不等幅度,未來交屋時要繳交的契稅與每年持有的房屋稅、出售時的財產交易所得,也將大幅增加,政策打壓高端產品與高資產族群的針對性相當強烈。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目前已有部份預售換約的豪宅案,因為政策的連續重擊,屋主願意以當時取得的價格出售,或乾脆認賠出場,由於現在高端住宅市場已經沒有投資買盤,統計接連兩季的8千萬以上豪宅交易,成交物件在市場上流通銷售約需6~7個月的時間,代表屋主可能被市場負面訊息轟炸了半年,同時帶看與出價狀況不佳,最後只得決定讓價但求順利出場。 目前在台北市持有高級住宅的代價,是以往的數倍之多,而斷了高資產族群投資與置產的念頭,所幸近年許多企業主經營狀況佳,身價上揚,仍有換屋或替小孩購屋的打算。不過現階段豪宅市場並無追加買盤,僅存自用的低接買盤,要產品夠好且價格有吸引力才有成交契機。如近期實價揭露的「皇翔御琚」,成交價格就是實價登錄以來最低的一次。 至於台北市以外的大坪數產品,因為沒有豪宅稅的衝擊,房屋稅率調整幅度也不大,因此受到影響的幅度較小,不過整體豪宅市場在政策刻意打壓下,已無上漲動能。 北市豪宅稅雖然打擊層面小,但力道相當沉重,少了創新高價的豪宅價格後,整體房市也少了房價上漲的領頭羊。由於不動產市場受到政策打壓,加上國內股市量能不振,「股房」雙雙失色,預料此波政策打壓房市與國內缺乏投資管道的環境下,勢必讓高資產族群重新進行一波新的資產配置,近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海外置產風潮就是最好的例證。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75%民眾希望以「低於實價」取得房地產
2015-04-09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信義房屋在3月底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干擾2014年一整年房市買氣的「房地合一稅」,僅有34%的受訪者認為,會讓房價下跌,換句話說有高達66%民眾認為「房地合一」對房價變化已趨於無感。不過即使民眾對於房地合一稅看法逐漸偏向中性,但經過一年的稅改震撼,已經讓民眾對於房價看法改觀,調查顯示,民眾若遇到合適的房子,有75%的民眾希望以實價行情以下的價格取得。 信義房屋在3月24~28日,針對使用信義房屋官網的民眾進行購屋意向調查,雖然從年後就可發現看屋人氣快速回籠,但從調查結果可發現,現階段有人氣但民眾對於價格態度卻相當保守。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市場上有不少2015年才開始找房子的新買方,有38%的民眾看屋時間不到3個月,另外還有20%的民眾,看屋時間在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目前市場步入上半年的傳統旺季329檔期,有些新買方到市場上尋找適合的房子,但也有一定比例屬於2014年以來的遞延買氣,趁著現在房價出現微幅回檔盤整的時候,重新回到市場上尋找適合的房子,雖然現在看屋的人氣很不錯,但少了投資買盤的需求,加上民眾現在也希望可以買的划算,價格仍維持盤整的格局。 針對「房地合一」對房價影響看法方面,有37%受訪者認為房價不會因此下跌,34%則認為會讓房價下跌,29%則表示不清楚,顯見隨「房地合一」政策從輕從簡的狀態下,對於房市影響轉為中性。 至於民眾若遇到合適的房屋,會想以何種價格購入,有75%的民眾都希望以實價以下的價格取得。曾敬德表示,雖然遇到合適的房子,最終成交價格可能和期待的有所出入,但現階段民眾心態上不僅是希望買到好房子,還要買到划算的價格。 對未來房價看法方向,已經連續7季的時間看跌的民眾,比看漲的更多。此次調查買方對房價的悲觀預期並未持續擴大,看跌比例從上一季的55%略微收斂到52%。曾敬德指出,房市政策連發的影響力已經顯現,民眾對於房價看法保守已成為「新常態」。 觀察調查結果與目前市況反應來看,反應出來的現象是目前看屋民眾數量不少,但民眾心理已經沒有房價會再上場的預期,取而代之是純度很高的自住市場,且買方不僅希望可以買到理想的房子,更希望入手價格是相對划算,綜整來看,未來房價可能進入微幅盤整的新平庸年代。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3月房市出現小陽春,溫和復甦
2015-04-01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信義房屋統計內部成交資料顯示,2015年3月房市逐漸步入上半年的329檔期房市旺季,統計前3月前29天房市交易量較2月彈升約6成,但和2014年3月的同期相比,仍減少約15%左右的幅度。整體來看,過完年開市至今,房市雖然可明顯感受到買氣回籠,而成交狀況有明顯回溫,但力道仍不若2014年同期。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資金、利率、經濟發展等基本條件,對於房市都是正面有利,但經歷一整年政策干擾狀況下,已經消除掉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現在買方自住純度相當高,少了投資置產等買盤推動,年後至今的房市算是溫和復甦。 而從平均房價則可發現,房價已經出現凍漲訊號,台北市3月平均房價為每坪65.8萬元,低於2月與2014年同期水準,新北市平均房價每坪為36.1萬元,平均房價也低於2月與2014年同期,六都之中還有台中市與高雄的房價均價,也都略低於2月,但仍較2014年同期呈現微幅增加。 若以區域來看,台北市是年後復甦腳步較快的區域,3月房市交易量幾乎呈現倍增,若以成交區間來看,北市總價1000~2000萬元的自用型產品,與總價3000萬元以上的產品交易明顯增溫,至於新北市則以總價700~1500萬元為交易主力,成交佔比將近6成。 整體3月房市北市明顯復甦,但若就穩定性來看,反而以桃園、新竹與台南地區較佳,交易表現接近2014年同期3月,主要原因仍是受惠於房價基期較低,桃園與新竹地區受惠於景氣穩定,有穩定的工作機會支撐當地房市。 曾敬德表示,隨著房地合一打擊力道預期轉輕的狀況之下,房市逐漸轉往買賣雙方均衡的市場,但少了投資買盤的需求下,未來房市可能是持平盤整的機率較高,以目前還在市場上的買氣狀況判斷,房市交易量可望緩步增溫,但現在的買方對於價格很謹慎,對於房屋也很精挑細選。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囤房稅!北市預估多屋族平均每戶多約1萬元
2015-03-24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根據平面媒體最新報導指出,北市將有10萬多戶符合非自用住宅條件,將多貢獻約10.2億元的稅收,平均單戶將多繳約1萬元,相當每天少喝一杯超商的咖啡。信義房屋指出,雖然平均單戶增加約1萬元不算太多,但特定的產品影響卻相當大,其中以法人持有、建商餘屋與豪宅的多屋族等,都是此次北市囤房稅下的繳稅大戶。 新的房屋稅制調整後,住家用產品調整為自住、非自住兩大類,全國可選3戶自住適用1.2%的稅率,其中房價水準最高的台北市,率先將非自住稅率最高提高到3.6%,持有北市非自住3戶以上的房屋,稅率將比營業用的3%更重。 台北市稅捐單位統計,北市2015年可望增加14.4億元的房屋稅收,有10.2億元屬於非自住房屋稅率提高的效益,屬於住家用非自住者,共有10萬多戶。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若從統計資料來看,平均單戶增加金額約在1萬元左右,換算下來等於每天少喝一杯超商咖啡,整體影響有限,但若是高級住宅產品影響就很驚人。 北市的試算資料顯示,以北市22層鋼骨造房屋,路段率300%,122坪的豪宅為例,在沒有豪宅稅、房屋評定單價未調整與沒有囤房稅的狀態下,高級住宅每年的房屋稅約11.6萬元,但經過調整後房屋稅(3.6%)最高可能增加到330萬元。 另外,受影響的還有「京站」社區,由於當初銷售是使用權,建物所有權人屬於法人公司,不論取得使用權的買方名下有幾戶,房屋稅率可能會跳升至3.6%。 曾敬德表示,受影響者包括以法人持有住家用非自住,稅率至少從2.4%起跳,包括登記在法人名下,或者是建商手上未售的餘屋,房屋稅率有可能就適用2.4%與3.6%,和過去1.2%相比多出1~2倍,若是2014年7月1日以後才領得使用執照的高級住宅,房屋稅更可能進入百萬年代,加上契稅的大幅飆增,已經影響高級住宅的交易市場。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