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驗證!大直水岸豪宅行情,每坪200萬元以上
2015-08-18
【MyGoNews林湘慈‧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水岸豪宅房價保值,根據2015年6月16-31日最新的實價行情資料顯示,大直水岸第一排的指標豪宅「輕井澤」在2015年5月出現一戶單價每坪約210萬元的豪宅交易,該戶是位於5樓的水岸景觀戶,最終以2.7564億元成交,顯見即使房地產景氣不佳加上政府的豪宅稅,具備稀有性的大直水岸豪宅仍具有不錯的保值性。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北市祭出豪宅稅鐵腕後,無疑對北市的指標豪宅造成明顯的影響,最明顯的是指標豪宅交易創新高價已經成為過去式,但從2015年仁愛帝寶每坪成交279.8萬元,到輕井澤最近成交每坪約210萬元,顯見在政策不利豪宅的狀況下,雖然價格難免回檔,但頂級豪宅的價格仍很快的就找尋到支撐。 大直水岸第一排屬於傳統的豪宅聚落,雖然水岸第一排住宅有一定的屋齡,但仍屬於地標型的豪宅社區,加上具備基隆河的河岸景觀,一直是熱門的豪宅購屋區段,2014年包括「代官山」、「帝景水花園」等社區,都有每坪200萬元以上的交易紀錄。而此次5樓的因為屬於中低樓層,成交行情每坪210萬元,也再次確認大直的水岸住宅每坪有200萬元以上的行情水準。 曾敬德表示,豪宅稅、北市新房屋的標準單價調漲與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等,對於豪宅市場有不小的影響力,有些投資屬性的豪宅產品,在銷售時就會遇到流通不易的問題,而指標的頂級豪宅社區因釋出量少,反而是頂級富裕人士喜愛的產品,因此至今仍可保持不錯的房價水準,且近期成交的有個特色,不少都是社區內住戶再購置一戶,顯見住戶不僅了解自己社區的好,對於房價也有相當的信心。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交屋高峰!上半年使照量2009年來新高,6月建照爆巨量
2015-08-11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信義房屋統計2015上半年建使照核發狀況,2015年上半年的使用執照核發戶數,創下2009年以來同期的新高量達到4.16萬戶,顯見目前開始進入近年預售推案的交屋高峰期,而建照數量部分則受到容積獎勵上限管制影響,6月的建照量為1萬3897戶,創下近18個月以來的大量,但整體上半年的核發建照數量仍呈現萎縮。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自2013年以來的推案高峰,將陸續進入核發使照後交屋的高峰期,從使用執照的數量來看,2015年上半年就有4.16萬戶,是2009年以來同期的新高量。不過,面對不景氣的房市與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影響民眾貸款成數,預售屋請領使用執照後如何順利交屋,已成為開發商當前的重要課題。 2015年上半年核發使照數量為4.16萬戶,其中有7成集中在六都之中,其中又以新北市的使照核發量最大,達到8056戶,其次則是台中市的6004戶,桃園市的5693戶,最少的則是台北市僅有2400戶。至於建照數量,則可明顯感受景氣變化的影響,上半年建照核發數量為5萬6519戶,是近3年的同期低量,顯見開發商在請照推案狀況不若先前熱絡。但從單月的核發建照數量來看,6月的建照量為1萬3897戶,又創下近18個月以來新高,主要仍是受到獎勵容積上限管制的影響。 曾敬德指出,過去幾年預售屋落成後交屋,新成屋屋主受奢侈稅限制,非自住一戶者須交屋滿2年才能出售,導致新成屋流通受到壓抑,不會馬上釋出到市場上。不過2016年1月1日以後,奢侈稅暫停課徵,雖然短期房地合一稅率高達45%與35%,但相關費用都可以扣除,若是房價沒有明顯上漲,甚至可能都不用繳,因此預期2016年市場上新成屋的出售量可能會增加。 由於房市景氣變化劇烈,2015年不免出現一些先掛照搶獎勵容積舊制,但不急著領照推案或銷售的現象,加上過去一年預售屋推案銷售狀況不甚理想,建商推案與買地的心態也更為謹慎。且針對獎勵容積上限管制措施,多數建商已提前因應,因此整體建照數量出現下滑,但實際統計過去沒賣完的、新推出的加上未來可能成屋後轉手的,市場上的新案供給量其實並不少。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若未回溫,2015恐創2002年以來新低量
2015-08-04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全國2015上半年與六都7月的買賣移轉棟數陸續出爐,全國上半年的買賣移轉棟數剩下13.5萬棟,年減約18%,如果下半年房市未明顯回溫,則全年恐怕面臨29萬棟保衛戰,並且寫下2002年以來新低量。至於7月六都的買賣移轉棟數,總計為1.8萬棟,買賣移轉棟數大致較6月持平,表現較好的區域則包括新北市與高雄市。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2015年前6月買賣移轉棟數僅剩下13.5萬棟,且7月六都的移轉量仍低於2014年同期約13.5%,而2014年下半年的移轉量為15.6萬棟,若景氣狀況不能緩步回溫,則2015年恐怕就面臨29萬棟的保衛戰,甚至進一步下修。 以六都的買賣移轉棟數資料來看,7月大致較6月呈現持平,表現較為亮眼的區域包括新北市與高雄市,新北市7月的買賣移轉棟數為4430棟,較6月的4132棟增加7.2%,高雄市7月移轉棟數為3039棟,較6月增加約7.7%,不過六都的買賣移轉棟數7月和2014年同期相比,約有7%~18%不等的衰減幅度。 至於表現較為疲弱的區域,台北市7月的買賣移轉棟數為2208棟,月減約9.8%,但並非2015年最低的單月移轉量,桃園與台中的移轉棟數皆月減4%~5%,台南市則表現穩定,7月移轉棟數較6月持平,且年減幅度是六都之中最穩定的區域。 曾敬德表示,6月是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三讀通過的時間點,經歷上半年的低量盤整後,應該可確立谷底的交易量能已經出現,雖然移轉棟數量能未再進一步下探,但可能也無法立即大幅反彈向上,接下來就得觀察房地合一定案後,房市交易量能是否可以築底回溫。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地價稅看漲,2016公告地價增幅恐挑戰20年新高
2015-07-31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近年政府積極調整不動產的持有與交易稅,2016年1月1號又適逢三年一次的公告地價調整(影響地價稅),而過去三年國內公告土地現值(影響土增稅)調幅高達38%,調整幅度相當驚人,預料此次三年一調的公告地價,反映過去三年的地價漲幅與拉高持有稅的政策目標下,調漲幅度恐怕會寫下1994年後的新高,直接影響就是屋主每年繳交的地價稅將會增加。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近年政府積極調高不動產的持有與交易稅負,包括大幅拉高公告土地現值,2014年又祭出囤房稅與部分地方政府大幅調升新房屋的標準單價,還有北市針對豪宅倍數調高的房屋評定現值,加上2015年通過的房地合一稅,不僅短期交易稅負甚高,一般交易稅負也可能高於舊的申報制度,而2015年又恰逢三年一次的公告地價調整,未來地價稅勢必明顯增加,對於舊公寓、透天、土地與大型商業設施等高土地持分產品,影響最為明顯。 信義房屋統計,過去三年土地公告現值調高幅度高達38%,調升幅度相當高,若對應過去兩次公告地價調幅,大約是近三年公告土地現值累計調幅的45%左右,加上政府應傾向拉高公告地價的態度來看,2015年公告地價調幅有可能寫下1994年後的新高。 曾敬德表示,若公告地價大幅調整,受影響程度最大的仍是土地持分較高且精華路段的房產,包括精華區的舊公寓、透天與純土地產品,另外像是北市的豪宅、新開通的捷運線如松山線與信義線周邊,都更地區等,都是過去三年公告土地現值大幅調漲的區塊,預料調整幅度不會太小,不過因為公告地價比公告土地現值更低,預料即使調整後,一般自住客增加的稅金也是相對有限。 以信義路四段土地持分5坪的中古大樓為例,2013年公告地價每坪60.33萬元,申報地價48.26萬(公告地價的8成),以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千分之二計算,地價稅也不到5千元,即使調漲3成影響也相當有限。 地價稅為每年11月屋(地)主須繳納,因為一般集合住宅土地持分面積不大,加上稅基採用遠低於土地市價的公告地價(一般不到市價兩成),加上自用住宅用地有所優惠,因此地價稅負擔普遍較輕。 提醒:雖然現行地價稅稅額不高,不過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僅千分之二,是一般稅率的五分之一。如果符合下列條件,記得在每年9月22日之前提出申請,當年度就可開始適用優惠稅率。1.辦竣戶籍登記: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要在該地辦竣戶籍登記2.没有出租或營業:地上房屋没有出租或營業使用3.地上房屋必須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所有4.面積限制:都市土地面積不超過300平方公尺(90.75坪),非都市土地面積不超過700平方公尺(211.75坪)5.以一處為限:本人與配偶及未成年受扶養親屬的自用住宅只限於一處。(如供已成年直系親屬設籍則不受一處限制)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帝寶房價挺住,實價每坪279.8萬元
2015-07-30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帝寶又有實價揭露豪宅行情出爐,位於14樓的戶別,以總價6.3億元,換算每坪成交單價279.8萬元成交,雖然成交單價未創社區新高,但每坪279.8萬元成交,等於房價微幅修正就可以找到支撐,對帝寶的社區行情,仍具有相當的指標意義。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帝寶本身釋出量就少,此次成交的14樓,更是位於近10年鮮少釋出的F棟,本身就是稀有社區中的稀有戶別,即使當前市況不若一年半前,帝寶一度出現成交每坪298萬元的熱絡市況,但現在每坪279.8萬元能夠吸引買方順利成交,也代表好的社區好的戶別與產品,仍可吸引富豪階層的目光,也替社區房價找到支撐。 從實價揭露資料可發現,2014年還有不少單價每坪200萬元的豪宅成交,包括市中心的「皇翔御琚」、「吾疆」、「文華苑」、與大直的「帝景水花園」等,但受到政府的豪宅稅等政策影響,豪宅市場交易也受到衝擊,2015年以來單價兩百萬元的豪宅成交案例稀少。 曾敬德表示,豪宅稅、北市新房屋的標準單價調漲與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等,對於豪宅市場有不小的影響力,有些投資屬性的豪宅產品,在銷售時就會遇到流通不易的問題,而指標的頂級豪宅社區釋出量少,反而是頂級富裕人士喜愛的產品,因此至今仍可以保持不錯的房價水準。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錢關難過,豪宅交屋跟建商調頭寸
2015-07-26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受到央行選擇性管制措施影響,原本購買預售屋的民眾,部分交屋時面臨貸款成數不足的問題,包括名下第二套房貸與高總價住宅的選擇性信用管制,都已經對市場造成衝擊,據了解,北市一些交屋的高總價住宅,從貸款負擔設定的資料發現,部分交屋的住戶因為資金缺口,轉而向建商借款設定負擔,避免資金不足無法順利交屋的違約風險。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北市總價7千萬的住宅,新北市總價6千萬元與其他區域總價4000萬元的產品,受到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影響,不僅沒有寬限期,貸款成數上限也僅能貸款5成,由於購買預售屋到落成中間需要兩三年的時間,購買預售案的民眾,可能沒預料到交屋時貸款條件變的如此嚴格,加上景氣從2014檔反轉,預售換約轉手不易,因而交屋時出現資金上的缺口,以總價7000萬元的案子為例,光總價2成的資金缺口,民眾可能就得多籌措1400萬元,增加資金調度的難度。 近期就發現,包括南港地區有一處知名建案,推案時間早在2011年上半年,當時市場反應熱絡,央行也還未對高總價住宅進行選擇性管制措施,不過交屋時就面臨了豪宅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問題,根據實價揭露資料顯示,大多數的戶別成交總價都在7千萬元以上,其中更有數十戶的屋主除了一順位的銀行借款外,還和開發商有資金借款,設定二順位,以補足自備款不足的部分。 另外像是,松江路上的豪宅也有戶向建商借款的現象。曾敬德表示,不動產的資金在央行的有效控管之下,的確造成一定的影響力,包括特定地區的第二套貸款與高總價住宅,對於一次購買多戶或非自住型的買方,若預售時無法順利換約出場,則交屋時就得面臨資金籌措的問題。 曾敬德表示,受到貸款與北市豪宅重稅影響,北市總價8千萬元與7千萬元將成為購屋人重要的心理與財務關卡,8千萬元以上符合豪宅稅條件,則持有稅、交易稅增加且貸款條件嚴格,相對的總價7千萬元以下則貸款條件較為寬鬆,因此若交易的產品價格接近這兩個價位,購屋人可能希望總價壓在這兩個門檻以下,換取較為寬鬆的貸款或稅負條件。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真的跌了!北部房市整體回到2年前房價水準
2015-07-21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信義房屋第二季房價指數出爐,其中房價表現以台北市最為弱勢,房價指數不僅跌破300,且年減6.6%,季減4.1%,整體房價幾乎回到2年前的房價水準,新北市的房價指數則年小減1.4%,桃園則年減2.3%,過去一年房價止漲且呈現微幅修正,反觀大台北以外的新竹、台中與高雄,房價較2014年都還有正成長,其中又以高雄表現最為熱絡,房價指數年度還有增長9.2%。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台北市因為房價水準最高,加上許多政策針對高資產族群而來,包括房屋稅率目前全國最高、豪宅稅的倍數調整、且針對高總價住宅與第二套房貸進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等,加上高房價拉高一般民眾的購屋門檻,因此市場上的交易規模急速縮減,從月移轉可達5千棟,到現在移轉量近乎腰斬,而交易量急凍也影響屋主出售的房屋價格,連帶房價回檔修正。 台北市第二季的房價指數為289.6,季減少約4.1%,年減約6.6%,等於一間2000萬元的房子,和一年前相比房價可能成交價格就減少了132萬元,曾敬德表示,北市成交價格回檔已經是越來越為普遍的現象,從成交的趨勢觀察,實價登錄行情修正5%~10%左右,大概是市場上較為普遍的共識,大致和房價指數走勢一致。 新北市的房價指數為308.01,桃園市則為303.3,兩者都和上一季水準相當,但都較2014年同期呈現微幅衰減,顯見新北市與桃園市已經脫離房價上漲的趨勢,過去一年房價止漲,房價從高檔盤整滑落,不過整體表現仍相對北市平穩。 相較於北部房價凍漲或出現小幅回檔,大台北地區以外的區域房價表現平穩,主要仍是區域的房價還在雙薪家庭可負擔的範圍之內,以北高雄平價區段的中古大樓為例,總價不到600萬元就可以入手3房加上一個平面車位產品,一般首購族自備25%也僅約150萬元左右,因此即使北部房市已經開始修正,但高雄地區感受並不明顯。 曾敬德表示,北台灣以外的區域,房價所得比與每月的購屋貸款負擔,都明顯較雙北市低,相較起來比較沒有買不買得起的問題,不過須留意大台北以外的區域,房價也歷經了一大段漲幅,大台北地區的房價修正有可能向外擴散,房價後續上漲力道已有限。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近5成看跌房價,買方市場確認
2015-07-08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信義房屋在房地合一三讀通過後,針對網路潛買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受訪者對於房地合一感受中性,將近3成受訪者認為房地合一定案後,會促進購屋意願。至於房地合一前購屋日後報稅可能比較有利,也僅約32%的受訪者表示會提前購屋,反倒是民眾對於房價看法,仍有將近5成民眾看跌房價,目前仍是偏向買方市場不變。 房地合一定案後干擾房市的不確定因素消失,但市場並未出現遞延觀望買氣大舉回籠的現象,顯見買方對於房地合一的解讀相對中性。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未來房市是否持續上漲都是個未知數,況且沒有收到稅單前民眾並不會有特別的感受,因此買方對於房地合一稅相對無感,反而是能否趁現在房價修正時,買個好的物件,用低於實價的划算價格購入,可能是民眾比較在意的事。 統計此次的購屋意向調查顯示,民眾對於房價感受方面,有56%受訪者認為想要購屋的區域,近期房價出現下跌,26%認為持平,18%認為持續上漲,顯見相對多數已經有感房價回檔修正。至於對於未來房價看法方面,已經出現連續三季的調查,有超過5成的民眾看跌房價,目前房市仍是持續偏向買方市場,且對房價看法保守已經成為共識。 至於房地合一三讀通過後,僅有31%的受訪者認為會促進購屋意願,但也有64%受訪者可能對於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制度並不熟悉或無感,因而選擇持續觀望。至於上路前購入可能日後交易的所得稅可能比較輕,也只有32%民眾認為會提前購屋,57%受訪者仍認為沒有影響。 另外,還有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房地合一稅會讓房價下跌,3成民眾認為房地合一稅不會讓房價下跌,2成的人則認為不清楚。曾敬德表示,從調查與實際市場的反應來看,房地合一定案前後,民眾的看法與行為改變並不明顯,可能民眾還需要多一點時間消化房地合一的訊息,加上目前房市也步入7、8月暑假與颱風季節,第三季也是房市的相對淡季,預期在10月、11月趕在新制上路前購屋的行為,可能才會比較明顯。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6月買賣移轉棟數終於「止跌回溫」
2015-07-02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2015年6月買賣移轉棟數終於「止跌回溫」,根據台北、新北市、桃園與台南市的移轉棟數都出現量增回溫,北市月增13.9%,回到2449棟,新北市月增5.7%,桃園也月增11.8%,台南則量增6%。另外,根據今年前5月的買賣移轉棟數推估,前5月移轉棟數為11萬棟,和去年同期的13.7萬棟相比,少了將近2成的移轉量,若房市景氣持續維持低迷,則全年度買賣移轉棟數恐跌破30萬棟,往29萬棟邁進。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隨房地合一政策的過程順利與完成三讀過後,干擾民眾買賣房屋的不確定因素消失,房市交易量有機會止跌回穩,根據買賣移轉棟數資料顯示,台北市、台南市與桃園市6月的移轉量,同步出現回溫跡象,不過因為先前的低量基期較低,即使出現反彈和去年同期相比仍有段落差。 台北市6月移轉棟數為2449棟,月增13.9%,移轉動能與去年同期相當,新北市6月的移轉動能為4132棟,月增5.7%,不過和去年同期相比仍少了23%,雙北市雖然買賣移轉棟數都同步呈現月增,但兩者的第一次登記都是前5月最高的一次,有部分的移轉棟數貢獻來自於新成屋完工後的移轉。 桃園市6月移轉棟數為3359棟,月增11.8%,台南市6月移轉棟數為1707棟,月增6%但年減約15%,高雄市6月移轉棟數為2821棟,月減9.2%,表現相對弱勢一些,反應出目前買方心態較為觀望。 曾敬德表示,6月雖然移轉棟大多有5%~14%不等的月增幅,但六都之中不少區域仍年減10%~23%,而累計前5月全國的移轉棟數為11萬棟,倘若接下來各月表現和去年下半年相當,則買賣移轉棟數可能進一步跌破30萬棟,往29萬棟邁進,恐怕出現2001年後的新低量。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北市新豪宅平均房屋稅繳76.5萬元
2015-06-19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根據台北市稅捐機關統計,被大幅加稅的高級住宅,總共開徵約4400戶,較前一個年度增加約1100戶,其中有523戶屬於新建的高級住宅,而新加入被課徵豪宅稅的高級住宅,平均每戶繳交的房屋稅高達76.5萬元,稅負和一般住宅相比相對沉重。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曾敬德表示,豪宅稅雖然打擊層面小,但打擊力道驚人,少見加稅方式是以數倍增加,此舉已經對於豪宅與一般房市造成影響,而除了北市的高級住宅外,北市數量不多的獨棟與雙併別墅,符合面積與相關條件者,也被調高加價率,導致房屋評定現值也微幅增加。 台北市政府針對8千萬以上,且80坪或單價100萬元(不含車位價)以上,再參考獨棟建築、外觀豪華、地段絕佳、景觀甚好、每層戶少、戶戶車位、保全嚴密、管理週全等特徵,在標準單價調整部分,多加乘了一次(1+路段率),導致房屋評定現值呈現倍數增加,而交屋時的契稅與每年繳交的房屋稅,也都呈現倍數增加的狀況,尤其是2014年7月1號以後完工的新大樓,因為標準單價的調整,成為此波加稅下,影響最大的族群。 而根據稅捐機關統計,被政府認定為高級住宅的台北市共有4400戶,較前一個年度增加約1/3,其中有523戶是新完工的豪宅產品。另外,稅捐機關也針對北市的獨院式或雙拼式別墅,調整加價率,導致房屋評定現值微幅增加,約有1400戶的別墅受到影響。 總樓地板面積達200平方公尺以上的獨院式或雙拼式房屋,其空地面積為第1層建築面積達1.5倍以上,有下列情形達1項者,按所適用之標準單價加價150%(原120%),具有2項者,加價200%(原150%):(一)設置假山、池閣、花園、草坪之一者。(二)游泳池。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