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統計 置產增溫,台灣房屋3月房市買氣升
2018-04-02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台灣房屋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18年3月七都價量變化,因2月過年工作天較少的關係,3月價量都比上月增加,若和2017年同期相比,其中以台中增加最多,15.9%,其次為桃園12.4%,新北11.2%;而價格桃園漲幅最大5.6%,台南5.1%,新竹4.8%,雙北比2017年小跌2%左右,七都平均量增9.2%,價格增2.5%。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2018年自住買氣持穩發展,加上國際肥咖條款陸續上路,置產型買盤也有明顯進駐房市的趨勢,尤其是有收益型效益的舊公寓,或是中南部透天,帶看和買氣明顯回溫,顯示房價已趨落底,租金投報符合期待,吸引中長期資金進場。 張旭嵐表示,新北買氣有持續增溫趨勢,尤其淡海和林口重劃區,因為新成屋降價幾乎已經到底,但區域利多持續發酵,其中林口因機捷通車機能提升,淡海輕軌年底也將通車,影城開幕在即,2018年自住買方信心也大幅增加。 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表示,綜觀整個大桃園房市,推案較多以青埔高鐵特區、八德擴大都計重劃區、中路特區等為主,各區分別有同的題材與建設陸續發展中,加上過去2年房價盤整時期,讓漲高房價的區域也沉澱不少,當各區房價都回到同樣是2字出頭的均價時,當然選擇有題材、有建設、有潛力的區域,房價勢必才有機會先回溫,從桃園市府積極建設桃園、中路標售案熱絡都顯示建商對桃園仍是有信心的,此外,交通便利與房價誘因讓雙北移入桃園人口大幅增加,北北桃生活圈儼然成形。 台灣房屋富榮大墩特許加盟店店東林秉達表示,年後北屯、西屯和南屯的買氣都持續升溫,尤其捷運沿線總價800萬左右的產品熱賣,文心路、草悟道,北屯11期和逢甲商圈等區域成交量大,而收益型物件,尤其是透天套房,若達到4~5%投報率,買家出手意願高。 高雄交易還是以三民鳳山區還是最熱,台灣房屋高雄愛河之心加盟店店長林家福表示,六都中高雄最親民,單價平均一字頭就可成家,因此這兩年中古屋價格波動有限,而北高雄有「大順博愛商圈」,受惠義大百貨二期、農十六BOT,和富邦地上權商辦計畫,南高雄有「亞洲新灣區」,工作機會吸引買盤,將會是近兩年高雄房市的亮點區。
買賣移轉 台南獨霸六都年增25.3%
2018-03-02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六都地政局陸續公布2018年2月最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分別為台北市1344棟,月減42.6%,年減6.7%;新北市2768棟,月減43.69%,年減11.93%;桃園市1930棟,月減34.4%,年減3.4%;台中市2013棟,月減50.2%,年減18.2%;台南1359棟,月減31.6%,年增25.3%;高雄市1889棟,月減39.2%,年減11.3%。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受到農曆春節的影響各都移轉對上月降幅較大,不過若以前兩月合併觀察,各都都是量增格局,部分區域像是新北中和,台南永康,台中豐原受交屋潮影響,因此年增大。尤其台南房價基期低,因為剛性需求穩健,二月移轉唯一年度正成長,而近期全台房市價格漸穩,交易量小增,因此估計2018年買氣會更加理性!
二月份台北市移轉前三名區域為大安、內湖和中山,其中大安區雖比上月少,但年增40.8%。新北淡水跌出榜外,取而代之的是中和新莊和林口;桃園區中壢和平鎮年增分別為11.7%和31%,也是亮點。 張旭嵐分析,蛋黃區房價高,和2017年相較降幅更有感,因此大安區換屋買盤更願意出手;新北市中和則因年初景安福璽、達永春嶺、遠雄左岸牡丹園等交屋潮,擠下淡水等重劃區奪冠,而桃園因地方建設提升,房價又親民,因此對北台灣有人口磁吸效應,其中以中壢區不管是交易量或是入籍人數,都穩定成長。 台南移轉前三名為永康、東區和安南,高雄則是鳳山、三民和楠梓。特別的是,台中市除了傳統熱區北屯、西屯之外,第三名是豐原,二月190棟,是2017年同期的三倍。台灣房屋青海特許加盟店店東簡珞傑表示,豐原因鐵路高架化議題,有不少建商搶進推案,二月交易量增是因交屋潮所致,整體台中房市亮點還是集中在北屯,其中又以崇德路跟文心路捷運附近為熱區,總價千萬以下三房,和1500萬左右透天為市場主力。
區域熱絡 桃園一月房市量增居冠
2018-02-01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台灣房屋與優美地產成交行情,觀察2018年1月七都價量皆微增,交易量增最多為桃園,月增3.7%,而量減最多的為新北月減3.6%。價格部分,台南價增4.1%最多,價跌最多的為新北3.1%。七都交易量平均月增1.3%,價增0.4%。 優美地產企研室召集人葉立敏表示,觀察2018年1月交易,六都中除了新北量縮外,其餘買氣均延續2017年底的交易餘溫,台北、桃園與台南均有3.2-3.7%的量增。但價格部分,雙北讓利氛圍顯著,房價跌幅近3%,雙北以南皆價漲,台南月漲4.1%,台中也有3.2%的漲幅,全台房價盤整中已見小幅回溫。 葉立敏分析,2017年六都移轉量為20.4萬棟,較2016年的18.2萬棟明顯量增12%,買氣觸底反彈。六都房價最高的北市價格微降,好物件一釋出仍持續有自住買盤承接;新北雖然有部分買氣移入桃園購屋,但2018年環狀線第一階段年底將完工,新店到新莊即將受惠,而淡海輕軌綠山線也在2018年底完工,對淡海新市鎮與紅樹林增添便利性。 桃竹部份,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表示,1月桃園房價較上月增加0.5%,交易量則增3.7%;新竹地區平均房價較上個月增加0.8%,交易量則增加2.3%。桃園交易量與價走緩升格局,根據實價登錄統計2017年華廈大樓每坪平均房價在18.4萬元與2017年2016年相較成長1.65%,另外全國指數已經出現連3季上漲,似乎住宅價格有止跌回穩的跡象,雙雙顯示房價明顯築底回溫。
另外發現一有趣現象,多半各都會區房價自2013年與2014年最高點時反轉向下,當時新竹平均房價分別每坪17.8萬元與18.7萬元,但新竹地區似乎不受景氣影響,房價有別與其他區域,走平穩向上格局,2017年平均房價來到每坪20.1萬元,主因與新竹地區家庭年收所得結構有關,交易區域多以科學園區周邊一帶購屋為主,因此得以撐盤。 台中2018年也是建設利多年,雖然1月量縮1.6%,但台中綠線2018年底試營運,西屯的水湳經貿園區67公頃中央公園3月完工、台中港三井購物中心2018年底試營運、台中軟體園區年中啟用,潭子聯合辦公大樓也將在7月啟用,各項建設利多可望帶動2018年買氣增溫。
華固天鑄 預售到成屋,價跌約10~15%
2018-01-18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台北市士林區天母豪宅「天鑄」,根據實價資料顯示,預售最高單價是37樓的每坪207.4萬,近期該棟建築實價登錄資料單價分別為24樓每坪148.1和151.2萬,和預售價格相較,大約已經下修10~15%。單價從3位數的「2字頭」,跌回「1字頭」,當台北市中心房價開始修正之際,這些市郊豪宅的修正幅度勢必會跟著加大。 實價登錄揭露台北市士林區天母豪宅「天鑄」,2017年9月兩筆交易,法人買家以5.6億購入24樓2戶共420坪,單價分別為148.1和151.2萬,根據實價資料顯示,天鑄在2017年累積交易達14筆,總銷約40億,扣除交屋潮的華爾道夫,天鑄成為2017年交易最熱的豪宅王。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天鑄樓高38層,是天母第一高豪宅,目前已經揭露22筆交易,預售最高單價是37樓的207.4萬,2017年成屋銷售,30樓以上交易在單價160~189萬之間,22樓交易單價149萬,因此最新交易單價符合目前的市場行情,不過和預售價格相較,大約已經下修10~15%。 2017年下半年豪宅交易回溫,亦不乏企業主買家以新成立的關係子公司來投資置產,除了天鑄,士林官邸也都見法人交易,張旭嵐表示,高資產族的不動產規劃多綜合考量稅務、公司資金運作和投資,有感豪宅價格下修,不少資金回流不動產,甚至開立新的公司來買賣豪宅,以利未來整體資產規劃,或未來贈與子女的移轉安排。
讓利不足 12月六都交易旺月不旺,年增1.5%
2018-01-03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六都地政局陸續公布2017年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除了桃園市、高雄市月減7.4~16.3%,台北市、台中市及台南市都在年底拉尾盤,增幅4%~23.9%。其中,台北市創下17個月以來新高紀錄,且較上月大增23.9%、年增17.2%,顯示價格已降到買方理想價,進場購屋意願大增。六都2017年全年移轉量203,879棟,相較於2016年年增11.8%,仍比2015年減少-6.8%,為有紀錄以來之次低,六都而言,普遍都是優於2016年,新北市更是比2015年增加3.1%,只有桃園市較2016年減少4.9%。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第四季是房市傳統購屋旺季,但12月交易量僅比11月六都整體交易量小幅月增2%,與2017年同期僅小幅增加1.5%,顯示年底的並無上演交屋潮的拉抬效益,僅由中古屋市場與新屋餘屋讓利出清撐盤。謝志傑指出,2017年全年六都交易量雖然回溫11.8%,但交易量增溫主力多在上半年,1-6月增加20.7%,但是,下半年的量能則是明顯低緩,7-12月僅小幅增加4.7%。未來售屋價格讓利無法獲得買方認同,成交機會恐再遞延,整體房市的交易量可能再陷入低緩前行的局面。 謝志傑補充,交易熱區多有重劃區的題材,因此受惠新成屋交屋拉抬效益,不過,未來交易量關鍵除了一般中古屋之外,近幾年新屋完工之後的餘屋,將是另一股影響交易量能的關鍵,因此,新屋餘屋市場若積極採取讓利銷售,周邊的房市需多加留意,價格修正行情的波動會加劇,有意售屋的屋主可趁買氣回流時,即早出脫避免資產價值減損。
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分析,買賣雙方自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以來,僵持不下,除了預售屋、新成屋讓利銷售,交易量大增以外,中古屋在價格認知上仍有些微落差,但經過近一年新案讓價之下,中古屋主也修正心態,願意讓價一至一成五,使得年底成交機會上升。 首善之都台北市創下17個月以來新高紀錄,前三名分別為文山區426棟、中山區302棟、內湖區299棟。張瀞勻指出,文山區受惠於華固新天地交屋大增1.2倍,除了站上賣座王,也是月增幅最多的行政區;至於中山區呈現持平,至於內湖區因為地理位置、學區優勢,且相對於蛋黃區平價,進而吸引內科、南港及汐止民眾購屋,近年熱度不減。而唯一月衰退的行政區為大安區、士林區,月減幅度達一成。 而新北市不管在12月單月移轉量,或是全年移轉量都是六都之冠,全國不動產林口文化二路加盟店店長黃世榮指出,雖然明年公告現值調降、土增稅可略減,但建商仍習慣在跨年度前交屋衝業績,尤其林口區在12月移轉量增加83.9%,以458棟位居全市第一,主要受惠於《中悅松苑》、《晴空樹》等建案交屋。 台中市2018年平均單月交易量在3,200棟以上,張瀞勻指出,台中市除了在地首購換屋族以外,在各大建設利多齊發、就業機會加持下,加上重劃區價格好談,吸引中彰投民眾購屋,較2017年交易量大增二成。 台南市年底拉尾盤,交易量一舉衝上2千棟,全國不動產台南田宏加盟店店長許辛田指出, 台南市為內需市場,經過買賣雙方僵持多時,剛性需求在第四季出籠,預估到農曆年前,成交量仍會持續成長。 而高雄市12月移轉量相較上月、2017年同期都呈現衰退現象,全國不動產高雄示範加盟店總經理楊俊雄指出,高雄市近一年以來土地交易熱絡,屋主、建商看好後市,價格波動不大,買賣雙方認知有差距,導致看屋人潮多、成交卻不易,反而建地交易較熱絡。 至於桃園市2018年以來交易量表現跌多於增,張瀞勻指出,主因在於2017年龜山合宜住宅及中壢區重劃區交屋潮墊高基期,相比之下2018年交易動能相對弱勢。 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指出,六都除桃園市外,其餘五都均優於2016年,新北市成長幅度21.63%,為六都之首,新北市在淡水區、新莊區、新店區、樹林區等地大量新案交屋,一舉推升交易量破五萬大關;而台中市的大里區、太平區,與台南市安平區也因新案量令移轉量大增,台中市增幅20.09%,台南市增幅17.75%,為六都冠、亞軍。反觀桃園市,出於2016年機場捷運沿線交屋潮,特別是龜山合宜住宅大量交屋,推升當年交易量來到37,430棟,2017年機捷利多出盡,因此買氣趨緩,小幅補跌5%,落至35,610棟,同為91年以來新低! 陳炳辰認為,2017年國內總經走佳,包括經濟成長率、景氣燈號都相對轉強,央行利率穩定走低,政府與各行庫對於房市態度積極,以內政部公布2017年至11月全台移轉數量為240,955棟,已接近2016年全年的24.5萬棟,推估2017年在26.5~27萬棟,成長近一成。 北北桃的移轉量中,台北市23,447棟,較105增幅9.06%;新北市52,020棟,增幅21.63%;桃園市35,610棟,減幅4.86%。陳炳辰分析,2018年新北市均走大量交屋潮路線,包括淡水區、新莊區、新店區、樹林區等地,推升叩關5萬棟。而台北市雖然全年交易量成長不及他都,但12月移轉量來到2553棟,為2016年8月以來新高,文山區的華固新天地交屋,讓文山區移轉棟數來到426棟,年、月增幅均呈倍數成長,同步拉抬整體台北市量能!不過,台北市區域興利建設飽和,已無太多發展空間,像年、月均見跌幅的士林區,以及月跌幅12.45%的大安區,這類天母、大安森林公園周邊房價均較不受剛性買盤青睞,區域房市仍處盤整。桃園市為六都唯一走降,不脫2016年龜山A7合宜宅4800棟加持,且機捷沿線都見新案交屋,基期走高,令2017年出現補跌態勢。 中南部全年移轉棟數方面,台中市39,332棟,較105增幅20.09%;台南市19,495棟,增幅17.75%;高雄市33,975棟,增幅8.62%。陳炳辰說明,台中市近年價量同步抗跌,咎因中台灣其他縣市地方建設發展偏弱,台中市成為人口吸引機,移居人口成長,像是北屯、大里、太平都親民區段,相當吸引鄰近之彰化人口搶住,帶動量能神回溫,增幅為六都之首。至於台南市2017年也由於安平區新案助攻,加上永康區交易量恆溫,遂使全市移轉止跌走升。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在2016年買賣移轉棟數創下波段新低的24.5萬棟後,2017年觸底反彈,以上一波同樣波段超低量後的走勢來看,通常交易量的反彈走勢都不只一年,主要是超低量當時市場過度恐慌,等到市場穩定後,遞延的買盤將持續回流,2018年有機會持續呈現量增的走勢。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于靜芳表示,Q4購屋旺季在10月中後買氣逐漸打開,除了受惠民俗月所延後的交屋潮,以及一波趁著農曆年前的自住客看屋、議價潮,新案打讓利、輕鬆低首付,中古屋多跟著讓價出清,讓不少剛性買盤選擇進場,讓壓抑的買氣再推升雙北移轉量。于靜芳指出,雖2017年Q4衝刺,最後六都作收20.4萬棟,但相比六都2015年全年移轉量21.86萬棟,仍是量縮6.8%,主要是2015年有房地合一稅上路前的大量出清潮,2016年全台僅24.5棟谷底新低,但縱觀2017年全台應可突破27萬棟,2018年應會延續今年房市趨勢,推估仍走「價微跌、量回升」趨勢,2017年下半年剛性買盤雖有陸續出籠看屋,但多數自住購屋族仍觀望價跌,因此,2018年房價難回漲,價格仍是買賣雙方能否成交關鍵,建商及屋主仍讓價才有機會促成交,2018年因適逢選舉年,除了各地方建設議題利多,央行宣布連6季維持代表政策利率的重貼現率為1.375%不變,政府應也會釋出房市政策利多,交易可望再逐步回溫1~2成
林口國家首席「成交6戶、5戶賠售」
2017-12-21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觀察實價登錄林口大坪數住宅社區「國家首席」,2017年交易有6戶,其中有5戶都賠售,賠最少的是25樓戶,小賠13萬,而賠最多的是2017年3月7樓戶,賠500萬出場。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國家首席因為有前副總統呂秀蓮名人入住而聲名大噪,2010年預售價,單坪30~40萬,2014年交屋,普遍落在27~32萬左右,而因為量體大,坪數大總價高,這兩年去化慢,2016年底甚至有1戶法拍2830萬兩度流標,最後2017年3拍興富發以2106萬買回,拆算單價21.6萬,算是保住「2字頭」行情 2017年國家首席交易唯一賺錢的是22樓,89.37坪,預售時2598萬買入,2017年6月以2680萬售出,小賺82萬,這也是2017年國家首席3筆交易中唯一站上「3字頭」單價的交易,張旭嵐表示,國家首席的賠售風從2016年就開始了,買預售屋轉售的屋主平均每戶都賠200~300萬出場,即使高樓層也難倖免於難,能夠在這個氛圍中賣出「3字頭」的行情,非常幸運。
張旭嵐補充,6筆交易,5筆賠售因此沒有售屋所得稅的問題,不過還得虧上土增稅、代書費等賣屋費用;而2017年唯一賺的一筆交易,因為金額小於總價的5%,因此不用繳納房地合一稅,但仍要申報登錄。 觀察林口區屋齡10年內的電梯住宅單價變化,2016年29.3萬2017年小跌3.4%至28.3萬,顯示新成屋和新古屋市場仍持續讓價。台灣房屋林口加盟店店東周起帆表示,年底前不少投資型屋主或建商為求現,心態放軟議價空間更大,而仁愛路中山路家樂福商圈,因為屬林口外圍,因此和捷運站周邊有兩成左右的價差,單價在23~25萬,總價千萬的3房最夯,也吸引不少小資夫妻進場一圓成家夢。
天母豪宅 「家居天和」交易創新低
2017-12-07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實價揭露,2017年8月士林新豪宅「家居天和」8樓254.5坪,以總價1.66億售出,拆算單價僅85.1萬,和2017年5月3樓戶單價102.4萬相較,打了近8折,也創了「家居天和」揭露以來的最低單價。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家居天和」2014年8月完工,預售期間地主戶交易多在89~112萬之間,2017年5月3樓戶因抵債交易,因此價格略高,不過面臨整體房市轉向,餘屋也面臨讓利出售,8樓因坪數較大,賣出新低價,也顯示高總價豪宅市場,買氣雖增溫,不過價格仍是成交關鍵。 士林「華固天鑄」8月也有一筆交易,11樓203.08坪,以2.4億賣出,平均單價128.8萬,雖略高於2017年7樓的交易價格,仍屬低水位。 觀察2017年上半年億元住宅交易量以中山區37筆居冠,而下半年7月至今各區,以士林交易量最多占10筆,其次為中山區8筆,中正區6筆,信義、松山各3筆,大安2筆,南港1筆。 張旭嵐表示,上半年中山區有「華爾道夫」三期交屋潮,而下半年受「天鑄」交屋潮助勢,使天母地區的豪宅交易轉熱,也因為和蛋黃區豪宅相較,士林天母豪宅單價較低,對於一些有海外背景的高資產族而言,天母的異國氛圍,和幽靜的生活品質,更能吸引特定買家。
楊梅平鎮 首見8字頭店面,創6年來店面楊梅單價新高
2017-12-06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實價揭露桃園楊梅區中山路2017年8月一筆店面交易,27.23坪大,總價2300萬元,雖然總價不高,不過拆算單價每坪84.5萬元,創實價登錄以來楊梅區店面的最貴單價紀錄,也擠進桃園2017年店面單價排行的第五名。 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分析,楊梅區中山路這間店面目前現況是某電信承租,加上有廣告牆月租金高達8萬,投報率高達4.17%,在區域屬中低總價店面,是置產客心中的搶先入袋的績優股,相較大台北地區動輒上億、報酬2%內的產品而言,實在誘人。 此外,平鎮區也有一筆店面交易,建坪34.22坪,總價2800萬元,單價每坪約81.8萬元,但因土地面積大,約130坪,換算土地每坪21萬多能買到育達路旁的土地相當划算,因此得以吸引買家目光。 2017年楊梅區與平鎮區出現店面黑馬,江怡慧表示,主要一線商圈熱區商業活動發展蓬勃,人潮匯集,因此店面價值不菲,隨著店面總價漸高,隨之在租金未漲時投報率便降低,因此,不難發現置產客將觸腳伸至二線商圈的一級店面。
台灣房屋統計2017年實價登錄桃園市店面交易單價排行,其中,中壢區高鐵站前西路一段118.28坪店面以每坪135.0萬元拿下「最高單價店面王」,其次是領航南路一段店面,每坪109.1萬元。第三名則是位在中原商圈的大仁街店面,每坪89.2萬元。特別的是,自實價登錄以來2017年楊梅區與平鎮區店面首次入榜年度10大高單價店面排行榜,進入2017年第五名與第七名,並以每坪約84.5與每坪約81.8萬元,首見8字頭行情,分別創下該區域店面單價新高紀錄。 進一步整理與分析,過去桃園市10大高單價店面排行,主要集中在中壢區與桃園區為主,2017年交易卻出現高單價店面在非一線商圈內,顯見,自住客購屋會受地緣性影響,但對置產客而言,卻沒有這樣的規則,江怡慧建議,投資只評估三面:「產品好壞、增值與否、報酬高低」沒有區域限制,因此,桃園地區店面價格相較於台北市、新北市總價低相當具有吸引力,加上目前許多利多持續湧進桃園未來潛力與發展令人期待。
內部統計 七都買氣大增,台北價增6.5%
2017-12-01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台灣房屋地產集團統計台灣房屋與優美地產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17年11月七都價量變化,整體價量增價盤,量增最多的在桃園23.3%,次多是新北21.9%與新竹15.3%。價格部分,台北價增6.5%最多,其餘各都都在1~2%左右。七都平均量增11%,七都平均價增2.1%。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年底是傳統購屋旺季,房貸利率仍屬低檔,加上價格有落底跡象,買氣大增,由爸媽陪同和金援下,有結婚計畫的年輕購屋族,近期賞屋諮詢量增加許多,尤其新北、桃園價格門檻相對親民,其又以總價帶千萬左右的產品最受歡迎。
觀察房價表現,各都的價漲幅度都在2%以內,唯獨台北價增達6.5%,張旭嵐表示,這個增幅並非全然反應價格回升,主要因為有能力買新買好的換屋族群增加,拉高交易的平均單價,也顯示新古屋的交易量有微增。 11月桃竹市場明顯呈現量增格局,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表示,進一步觀察交易主要走向低總宅自住以及單身首購族群買盤市場,兩個地區購屋平均總價在800-1000萬元,交易熱區以桃園區、平鎮區、八德區、蘆竹區以及新竹市為主,產品類型偏好2房以下的電梯大樓為主。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是投資收租置產客進場,因而帶動交易量的提升,江怡慧分析主要是桃園房價親民加上桃園市政府積極推動各項重大建設等,喚回民眾信心進而促使房市回溫。
特殊交易 書街透店2.8億交易
2017-11-23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實價揭露重慶南路書街2017年8月有一筆透天店面交易,4層樓高共122.06坪,總價2億836萬,為2017年中正區透天店面總價最高的交易。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雖然實體書店式微,不過重慶南路書街的地位不墜,加上該棟目前有公職補習班穩定承租,估算投報約在2%之內,不過入手就當現成房東,算是中長期穩定收益的置產規劃。 此外,士林文林路2017年六月也有一筆透天店面交易,75.47坪,1億2525萬元,據悉為附近的運動商品零售業者買下。萬華昆明街1.2億透天店面也是由隔壁房東買下,2017年初,餐飲業者也以3.5億買下忠誠路二段巷弄透店,打算自開咖啡廳經營使用。 張旭嵐表示,雖然房市轉向投資客退場,不過市場資金仍充沛,而在房價下修後,租金投報表現更好,吸引長期置產族進場。尤其舊商圈透天,屋齡雖高,但一樓可做店面,二三樓住辦兩用,因此不乏小型零售業者在累積一定資金之後,轉租為買,尤其自用省租金,出租收益好,成了穩健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