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趨勢,結論:自住、換屋撐盤,置產重新配置
2015-01-07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延續著2014年的房市疲弱走勢,2015房地產一開始,市場頻頻出現不好的消息面,整體來看2015年房地產發展,台灣房屋歸納出7大趨勢,結論是:「自住、換屋撐盤,置產啟動重新配置」,資分別將7大趨勢整理如下: 一、美國獨走升息,全球貨幣仍屬寬鬆,利率保持低檔2015年美國升息大勢底定,惟其他各國經濟仍然偏弱,通縮危機未除,貨幣市場預料持續寬鬆,央行還會維持一段時間不作利率調整,整體利率依舊相對低檔,因此,有自住及換屋需求的族群,需考慮利率風險並非一成不變,不動產仍為儲蓄的理財工具。 二、大選再臨,九合一選舉結果餘波盪漾,2015上半年供給量走強2014九合一選舉的震盪結果,更添接下來登場總統及立委選舉之選前不確定因素,眼下如房地合一稅、大戶條款等政策走向轉彎,更多的政治盤算影響來年國內局勢!不過在利空政策非強制推行下,現況有利選前暫緩推案的建商,以及觀望的賣方屋主伺機獲利了結,因此到2015上半年前,房市供給量有機會邁向新高,建議有購屋需求者,可以進場,不僅挑優質物件,更可以爭取好的議價空間。 三、奢侈稅修正嗅政府打房心態,賣方價格可望鬆動立院三讀通過奢侈稅修正,工業用地亦將開始課徵奢侈稅,而自住使用房屋也得提出證明,顯然政府對房市心態如故,未有鬆動之姿,即便房地合一稅前景不明,財政部也無退守意味,因此有意賣屋屋主可能在2015上半年先行掀起一波降價潮。 四、觀光商圈店面漲勢強,後續潛力無窮以陸客為主的國內觀光潮,讓許多知名商圈店面價格屢創新高,以永康商圈而言,租金水準每月約12萬到15萬,換算投報有1.125%到1.406%;饒河街夜市店面每月租金亦是10萬起跳,投報率最高可達2.5%,預期2015店面市場仍是洛陽紙貴,商機潛力續存。 五、看準富人資產配置洗牌,超級豪宅、置產市場來勢可期台美簽訂針對美國籍人士境外帳戶查稅的肥咖條款,以及被視為富人增稅的調整所得稅級距政策,均不利資金匯聚措施,富人資產配置將重新思考,股市、基金一類投機型商品不再躁進,轉為投資店面或捷運宅收租報酬,或購置目前建商大推的超豪宅保值,成為2015資金流向趨勢。 六、搭上捷運話題,交通機能概念宅立於不敗全台當下都在推動的交通建設,讓周邊住宅形成亮點,比方說台北市正發燒營運的松山線,交通與生活機能交互影響下,使區域房價輕易來到8字頭水準,其他環狀線、萬大線、淡海輕軌綠山線,以及機場捷運線等,都令衛星市鎮得吸收首都腹地效益,2015捷運概念宅魅力不減。 七、買賣雙方價格好商量,2015房市有機會突破觀望窘境出於選前觀望,2014房市交易儼然低迷,雖然選舉結果讓現況仍不見明朗,惟因部分利空政策暫緩,加上建商與賣方售屋壓力已達頂點,來年房價有機會稍做修正,而買方逢低買進姿態亦已蠢蠢欲動,預計最快2015年初便可破除僵局。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買方市場!4議題干擾2015房市,降價才能吸買氣
2015-01-07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2015年一開始,大家都在關心與擔心「房價修正與否?」然而,在2015年持續受到(1)土地公告現值調高、(2)北市囤屋稅、(3)奢侈稅修正從嚴以及(4)房地合一課稅議題,房市成為「買方市場」,對於開價有鬆動的降價產品,才會有出價的意願。 根據台灣房屋智庫統計實價揭露六都價量變化,發現實價揭露政策實施前一年的交易量相比,僅有台北市呈現下滑13.5%,但如果比起實價揭露滿一年時的交易狀況,則6都皆呈現衰退狀態,尤其以雙北市首當其衝,約有14.8%以上的量縮。 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分析,自2012年8月實價揭露以來,房價透明化後,實價成為「賣方委售、買方殺價」參考,雖買賣雙方對於房價認知差距不大,但是「屋主想賣高價、買方想買最實惠的價格」,仍使得房市交易量呈現量縮。 因此,2015年受到(1)土地公告現值調高、(2)北市囤屋稅、(3)奢侈稅修正從嚴以及(4)房地合一課稅議題,房市儼然成為「自住買方市場」,對於開價有鬆動的降價產品,更有出價的意願。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分析,選後適逢成家旺季,且自住客陸續回籠看屋,剛性需求仍然強勁,加上房地合一可能將於2016年上路,預期在2015年出現求售潮,使得部分屋主心生警戒,願意讓利,買賣雙方一拍即合,年前成交速度加倍!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2014年台中量縮10.8%最穩定,新北量縮24.8%最嚴重
2015-01-07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台中市、高雄市政府地政局2015年1月6日公布2014年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台中市全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為4734戶,月增29.1%,與2013年同期相比則衰退11.6%,其中,交易量前三名分別為北屯區(1049戶)、西屯區(651戶)以及西區(381戶)。至於高雄市全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則為3657戶,月增32.7%,與2013年12月相比則衰退9.2%,交易量前三名之行政區分別為鳳山區(667戶)、三民區(441戶)、楠梓區(369戶)。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2015年1月5日已公布雙北市、桃園市與台南市四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6日全數公布,在年底交屋潮的帶動下,六都12月交易量均較11月增加,但2014年以來房市交易轉淡,與2013年同期相較則都呈現衰退。 若觀察六都2014年與2013年全年交易量,則可發現六都交易量同樣呈現量縮趨勢,其中衰退最少的是台中市,僅量縮10.8%,而衰退幅度較大的是新北市,減少24.8%,主要是新北市新建案規模龐大,加上重劃區多,2013年有陸續大量交屋的影響,讓交易量放大,同時2014年政府各項管控房市政策一連串推出,讓整體交易市況冷卻也是因素之一。若是與各年相較,雙北市是近23年來新低紀錄,其餘四都則表現相對穩定,桃園市則是自2009年以來最低,台中市是2007年來最低,台南市則是2003年來新低紀錄,而高雄市則是近三年來交易量最低的一年。 至於六都中那些行政區是熱區?哪些又是風險較高的區域呢?黃舒衛表示,統計2014年全年度六都各行政區的交易量表現,以台北市來看,以南港區減少4.1%幅度最小,堪稱是交易穩定的區塊;而衰退最多的是內湖區,量縮39.4%;新北市交易量前13大行政區中,以新店區衰退37.2%最多,而表現相對持穩的則是永和僅減少15.3%。 黃舒衛說明,新店區2013年新屋交屋潮明顯,墊高了基期,2014年只有零星交屋,整體交易量也就明顯減少許多,至於永和則是因其腹地受限,新屋少,不會受到交屋潮影響交易量,主要以中古屋交易為主,交易量穩定。桃園市以新屋區減少35.2%最驚人,而八德區則受惠於重劃區、比價效應加持,交易量反而逆勢成長,增加9.1%;台中市則以東區衰退24.0%最多,大里區則逆勢上揚7.0%,在舊市區逐漸沒落之際,大里受惠於交通建設與房價實惠,交易量不減反增。至於台南市,交易量前七大行政區中以安南減少36.3%最多,安平區減少3.3%最為平穩;高雄市的部分,統計前14大行政區,以前鎮區衰退32.0%最多,而鳳山則是成長9.0%。全國不動產台中長青加盟店店長王鈞儀表示,大選過後看屋人潮增加一倍,超過九成為自住客及首購族,投資客全數退場,僅有零星投資客鍾情店面,像是北屯路商圈周邊,店面詢問度居高不下,自住族則偏愛總價約400-700萬元的2-3房產品。王鈞儀指出,這波購屋民眾因九合一選戰觀望多時,趨於理性購買,選後預售屋因買氣低迷,開價下修,對中古屋將有天花板下壓的引導降價效應,購屋族也觀察到屋主開價放軟,願意讓利5-10%,並回歸實價登錄行情,因此加快成交速度,但部分屋主仍堅持開價掛高高的物件則成交速度明顯緩慢! 黃舒衛說明,觀察六都2014年全年交易量的增減可發現,交通建設拉抬房市表現的情況相當明顯,交易量衰退幅度較小甚至逆勢成長的行政區,大多是有捷運、高鐵或是快速道路開通等利多加持,讓交易表現在房市冷颼颼的市況中格外亮眼。 最後,黃舒衛建議,目前市場買氣走低,2015年還有升息與實價課稅的新變數,建議屋主可適度調整價格,以降低財務風險,尤其是供給量大的區域或是衰退幅度較大的區域,屋主更要審慎以對。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高雄清淡!買氣縮一成,外地客退場,本地客觀望
2015-01-07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2014年匆匆進入尾聲,高雄地政局2015年1月6日公布2014年全年度買賣移轉數字,2014年全年移轉38815棟,相較於2013年移轉棟數43755棟,減少11.29%,其中以鼓山、新興兩區,量縮達32.04%與27.87%,幅度最大。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高雄在奢侈稅後因價低成為交易熱區,不過因為這幾年價格直線上揚,對於外地客戶誘因減少,加上2014年又發生氣爆事件與地方大選,年底幾外地客戶進場,也讓買氣出現停滯。 就整體交易狀況來看,鼓山、新興兩區萎縮幅度最大,其中鼓山區更高達三成,住商不動產高屏澎區協理林祺博分析,除與鼓山豪宅買氣轉軟有關外,近期市場缺乏優質物件釋出也是重要因素。新興區在2014年以前由於供給量多,價格合宜,買氣持續加溫,不過2014年因為供給量低,價格也到高點,買氣自然冷卻。 綜觀未來,林祺博認為,高雄雖然買氣萎縮,但在地方大選局勢底定,加上土地價格不斷上揚因素下,價格應有支撐,但中長線盤整難免,他建議自用客戶可以伺機覓屋,選擇自用優質標的進場。投資者得針對個案做觀察,從成本與收益客觀考量,較能找到具有投資價值的標的。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六都的12月移轉量較11月增加約3成,預料2014年全年度的買賣移轉棟數有機會保住32萬棟,但仍是2003年以來的新低量,若就六都呈現的交易數據來看,整體房市表現仍是「北冷南溫」,跨出大台北以外的區域,房價門檻低,價格在雙薪家庭可負擔的範圍內,預料仍將會是2015年房市能見度較高的區塊。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北市多屋族非自住的房屋稅率調高了
2015-01-07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持有台北市房屋的納稅人要注意了,台北市已修正公布該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提高非自住的住家用房屋稅率,依納稅人持有該市非自住房屋戶數多寡,採差別稅率,最低2.4%,最高3.6%,並適用於2015年5月開徵的房屋稅。 為維護納稅人權益,台北市稅捐處前於2014年8月8日針對持有該市多戶住家用房屋的納稅人寄發自住房屋擇定通知函,多數納稅人均已如期勾選回覆,至於未回覆或未勾選者,該處已於2014年12月26日發函通知納稅人其房屋將按非自住的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近日來陸續接到納稅人詢問稅率變動的相關規定,該處表示,住家用房屋於扣除全國最多3戶的自住房屋按1.2%稅率課徵房屋稅後,其餘房屋即屬非自住房屋,凡納稅人在台北市持有2戶以下非自住房屋者,其每戶房屋均按2.4%稅率課徵房屋稅;持有3戶以上非自住房屋者,每戶房屋均按3.6%稅率課徵房屋稅。 該處舉例說明,王先生持有台北市A、B、C計3戶住家用房屋,如A、B符合自住房屋要件,且向該處申請並經核准後,可按自住房屋稅率1.2%課徵房屋稅,另C屋1戶屬非自住房屋,因在台北市持有2戶以下非自住房屋,則適用稅率2.4%課徵房屋稅;又王先生如於2015年3月1日新購入該市D、E兩屋,出租供他人作住家使用,因房屋稅是按月課徵,所以自2015年3月起,王先生會因持有非自住房屋戶數合計增加至3戶,則C、D、E等3戶房屋均適用稅率3.6%課徵房屋稅。如王先生於2015年5月1日將C屋賣出,則因持有之非自住房屋戶數減為2戶,則D、E兩戶房屋自2015年5月起均適用稅率2.4%課徵房屋稅。 該處提醒納稅人,非自住房屋稅額將較自住房屋增加1倍至2倍,所以房屋如果改供自住使用,要記得在變更之日起30日內,向房屋所在地稅捐分處申請房屋使用情形變更,以減少房屋稅負擔。若想更瞭解房屋稅稅率變動相關訊息,可至該處網站首頁(www.tpctax.taipei.gov.tw)/稅率修正專區項下查詢。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第4季A辦空置率微幅下降,租金持穩
2015-01-07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戴德梁行2015年1月6日舉行2014年商用不動產回顧及2015年展望,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2014年第4季A級辦公大樓空置率微幅下降,全市整體空置率為7.3%,較上季減少0.4個百分點,租金表現持穩,全市平均租金維持在每月每坪2,450元。根據實價登錄揭露,台北101大樓83樓成交租金達每月每坪4,411元,創下A級辦公室租金的新高記錄。 未來正在準備搬遷的企業,主要租賃需求來自敦北民生區及南京松江區的客源,部分傾向續留當地尋找新的辦公大樓。另2015年松山及南港車站總計約40,000坪的BOT案辦公大樓即將完工,因交通便利、大樓新穎、單層面積大,也成為這兩區現有大型企業搬遷的另一新選擇,具捷運、台鐵與高鐵等交通優勢,預計將成為辦公市場新興軸帶。 展望2015年A級辦公大樓新供給包括華南金控總部、合庫新總行大樓、宏盛國際金融中心,與富邦人壽的敦南大樓,都將於2015年第一季開始啟用。加上2015年底啟用的信義計畫區A3國泰置地廣場,合計全年新供給達到88,300坪。其中有兩棟為銀行企業總部使用,實際釋出市場量體約58,000坪。由於新供給均是當地優質大樓,預期租金都將高於各區平均租金,然而龐大的新供給釋出,也在考驗市場的需求。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2015房市短期仍有買氣觀望的態勢
2015-01-06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2014年12月台北市各行政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為3,055戶,月增33.6%,年成長率仍有11.6%的衰退幅度。交易量排名最高的前三名分別為中山區(472戶)、內湖區(362戶)以及文山區(322戶)。2015年房市持續受到政府政策管控、利率緩步走揚以及新屋供給量持續增長,短期仍有買氣觀望的態勢。 台北市交易量月增33.6%,較102年同期量縮11.6%中山區交易量居冠,文山區與內湖區分居二、三名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各大都會區12月房市普遍受到新屋交屋潮的因素,加上前期買氣陷低潮影響,因此多呈現房市開紅盤的演出,台北市部分,觀察12月第一次登記戶數為1,049戶,比11月525戶整整增加一倍,2014年全年總計達8,407戶,也比2013年全年7,012戶,增加兩成。因此,若以行政區來看,除傳統房市熱區的中山、文山與內湖等區交易量能回溫之外,中正、大同與信義等區交易量為241戶、188戶與256戶,也因交屋潮因素,交易量分別比前十一個月平均單月增加82戶、75戶與73戶。 黃舒衛分析,2015年房市持續受到政府政策管控、利率緩步走揚以及新屋供給量持續增長,短期仍有買氣觀望的態勢。 黃舒衛表示,12月新北市建物買賣移轉量為5,547戶,月增25.2%,年成長率則衰退26.2%,在11月交易量陷入谷底之後,12月各行政區交易量幾乎回升一成以上,再加上新屋交屋潮,使新北市交易量能呈現谷底反彈的格局。黃舒衛分析,觀察以往新屋交屋的熱門行政區,如淡水、新莊與中和區,在12月公布數據顯示又再度回溫,其交易量分別為798戶、733戶與596戶,交易量分別比前十一個月平均單月增加206戶、222戶與121戶。 黃舒衛指出,未來重劃區供給量會明顯大增,在房市交易走緩之際,賣壓越趨沉重,因此,建議區域房價已明顯過高的物件,屋主應留意市場反轉的風險,避免對房價過度期待仍有成長的可能,調整房價才能打破僵局。 中壢、平鎮與桃園區分居交易量前三名桃園市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4,533戶,較上月大增1,234戶,月增37.4%,也比去年同期增加4.5%。 黃舒衛說明,桃園市12月房市出現開紅盤行情,受惠中壢、八德與平鎮等三區,重劃區大量新屋交屋潮的帶動,尤其平鎮與八德兩區,交易罕見創量僅次於中壢區,躍居行政區排名第二與第四,全市交易量因此達4,533戶,比上月大增37.4%。其中交屋熱區座落於中壢龍岡地區的東寮段達189件最多,八德區福興段183件居次,以及平鎮區廣北段149件排名第三。 黃舒衛分析,平鎮區交易量暴增1.4倍,若以前11個月單月交易平均量為353戶比較,12月交易量還大增500戶以上,前十大熱門行政區即佔其中五名,成為桃園市交易量衝高貢獻最多的行政區。不過,回歸一般買賣交易市況來看,事實上買氣與上月相當,並未有明顯的回溫。但是,隨著新屋市場的供給量持續增長以及政府調控房市政策之下,賣壓隨之加重,部分房價漲速過快的區域,房價修正的風險將大增。 雖然重大建設話題不少,加上又有升格議題,桃園去年表現反而不佳,減幅達14.2%,住商不動產桃竹區經理陸毅棋表示,桃園在奢侈稅後出現爆發性成長,到2014年已經達到歷史高點,買氣無法開展除與供給有關外,價格過高也是讓買氣萎縮的重要因素,不過相較於過去桃園只跌不漲的困窘,在地者與外來投資人都相信桃園有支撐力道,綜觀未來,陸毅棋也認為,桃園可能得經過一番盤整,而在此時間將有助於自用客戶進場覓屋。 台南市交易量月增23.5%,較2013年同期則量縮14.3%永康區交易量居冠,東區與南區分居二、三名台南市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770戶,月增23.5%,與去年同期比較則量縮14.3%。黃舒衛分析,12月台南房市買氣除中西區量縮兩成之外,其他各區均較上月回溫,因此整體交易量月增23.5%,不過仍較去年同期減少14.3%。受惠重劃區與生活與商業服務機能成熟效益,房市熱區鎖定在永康區與東區為主,近期加上遠紡夢時代購屋中心的開幕,以及周邊土地整體規劃與開發題材,將增加兩區生活與消費品質的提升,成為區域房市交易的熱門話題。 2015年囤房稅上路多屋族須留意,房價貼近實價成交行情,交易量才可望回溫黃舒衛提醒,新的一年,房市相關稅制也將上路,影響多屋族的囤房稅,以台北市為例,名下有第二屋以上房產者,將非自住房屋稅稅提高至1.5%-3.6%,最快將2015年5月開始適用。此外,2015年台北全市土地公告現值調漲10.3%,市中心的大安、中山、信義與松山等區,調漲幅度都超過11%以上,對於多屋族且持有時間越長的房產,持有稅與交易稅都調升都將更有感。 黃舒衛表示,2015年展望全球經濟復甦可望優於2014年,為復甦腳步相對溫和,而國內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結構,隨油價下跌與市場消費信心增強的有利條件下,國內經濟成長相當穩健,而都會區在交通建設與重大公建的加持下,土地價值將調整至接近市場,更是易漲難跌。因此,有意進駐都會區的民眾,可依自身需求趁低利與首購貸款優惠,並參考實價登錄成交行情與房仲公開最新成交資訊,及早進場看屋,才有機會晉升為有巢氏。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2014年雙北市買賣移轉棟數 同創史上新低
2015-01-06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及台南市等4已公布去(2014)年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累計2014年台北市移轉僅剩下3.2萬棟,寫下1992年有統計以來的新低量,新北市約6萬棟的移轉量,同樣也是史上最低量。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表示,去年台北及新北兩都買氣弱,買賣移轉棟數創下史上最低,主要原因為奢侈稅進場後,房市量能不佳,加上政府打房政策頻頻,使得雙北買氣萎靡。不過,12月買氣相較已有大幅提升,4都月增在23.5%至37.4%之間,顯見傳統旺季仍有買氣挹注。台灣房屋智庫召集人葉立敏表示,台北市與桃園市12月買氣都量增3成以上,新北與台南也分別有25.2%與23.5%的增幅,顯示選前不確定因素消散後,觀望已久的買氣逐步回籠,加上政府調升今年度土地公告現值,許多賣方為了趕在年底過戶,將可能會增加的稅負,讓價給買方,促使買氣回溫有感。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經理黃舒衛分析,今年房市持續受到政府政策管控、利率緩步走揚以及新屋供給量持續增長,短期仍有買氣觀望的態勢,建議區域房價已明顯過高的物件,屋主應留意市場反轉的風險,避免對房價過度期待仍有成長的可能,調整房價才能打破僵局。出處/NOWnews   www.mygonews.com
選後議價!四都12月買氣回溫、年交易量全數衰退
2015-01-06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台北市、桃園市和台南市地政局2015年1月5日公布2014年12月買賣移轉量,台北市交易量為3,055棟,月增率達33.6%;新北市交易量為5,547棟,月增率為25.2%;桃園市移轉棟數為4,533棟,月成長率上揚37. 4%;台南市移轉棟數則為1,770棟,相較上個月上升23.5%,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分析,九合一選戰激情落幕,選後房市交易回歸供需基本面,而12月適逢年底成家購屋潮,加上屋主心態漸漸放軟,議價空間約5-10%,使得民眾購屋意願提升。但內政部同時也公布,2014年1-11月全台買賣移轉量總計為290,458棟,全國不動產預計2014年全年交易量將無法達到32萬棟,將創下近13年來新低紀錄。 台北市交易量為3,055棟,月成長率達33.6%,前三名由中山區472棟、文山區362棟、內湖區322棟拿下,而全年移轉量則較2013年衰退17%。全國不動產總經理石吉平指出,2014年政府祭出豪宅限貸令,高價產品交易首當其衝,加上投資客觀望,自住族群成為購屋主力,也使得區內多數為低總價小宅的中山區蟬聯賣座王。 新北市交易量為5,547棟,月增率為25.2%,全年移轉量率則較2013年衰退12.7%,前三名依序為淡水區798棟、新莊區733棟、中和區596棟,全國不動產淡水新春加盟店店東蔡輝文指出,選後淡水區看屋人潮增加一成五,但屋主開價強硬,民眾仍處於觀望狀態,推估交易量大增96.6%,是因為新市鎮建案交屋所致。 觀察桃園市12月份移轉棟數月成長率上揚37.4%,分區前三名依序為:中壢區934棟、平鎮區869棟、桃園區786棟,但全年總交易量卻較2013年下滑13.1%。其中中壢區受到建案「遠雄龍岡」、「富旺新世紀」交屋潮影響,交易量成長59.4%,全國不動產中壢龍岡加盟店店長李欣振表示,近年中壢區房價直線上漲,目前龍岡地區房價相對親民,加上選後議價空間增為10%,激勵內需市場持續擴張,新成屋大樓交易熱度不降,而中古屋則以透天厝詢問度最高,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目前新成屋大樓成交均價每坪約19-23萬元,中古屋透天厝以地坪20-25坪為例,成交總價約700-750萬元。 而從台南市12月份交易量發現,交易量前三名依序為:永康區394棟、東區211棟、南區166棟,全國不動產執行副總經理林泇廷指出,台南地區以自住型買方為購屋主力,內需市場穩定,且近期南紡夢時代開幕,又有平實營區開發案及大灣交流道增建,房價穩定成長,後市可期!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
違建拆除!套房租金價漲,頂加產品價格面臨修正
2015-01-05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台北市南港區興中路公寓頂樓大火燒出全台違建危機,新任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新官上任三把火,即刻宣布整頓台北市違建,針對的是危及公共安全的226戶違建,在2015年3月20日前自行處理,屆時無法改善者直接拆除。新北市政府同步跟進,共計有2746件的危險違建,第一階段先強制拆除605件增建3層樓以上的列管案件。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根據內政部營建署到2014年10月底的統計,先不論是否有公安疑慮,全國違章建築案件高達60萬,六都則共計有52萬餘件,其中以新北市最多,有19萬件,其次是高雄市接近12萬件,第三名便是此次喧騰沸沸揚揚的台北市,有83,690件,三個直轄市的違建窘況就如同居住安全未爆彈,無怪乎市府決心大力整頓。 租屋市場需求增 套房租金漲勢風雨欲來至於違建拆除是否同步波及當前房市,張旭嵐分析,以租屋市場現況來說,台北市中山區20到30坪的公寓,2樓的租金行情有22,000到28,000元,價格並不便宜!隨著樓層往上,租金遞減,4樓租金約莫減至20,000元,5樓頂加更為便宜,分隔雅房與套房作收租,雅房每個月大概收5000元租金,套房則視屋況租7,000至9,000元不等。在即刻拆除效應下,市場可能因供需突然失衡,大舉湧現租屋需求,讓租金有機會上漲10%到15%,而本因收入情況不佳才租賃有危安全的頂加違建租客,租金負擔恐將加重。 頂加優勢不再 產品價格面臨修正 另外,張旭嵐認為,違建的拆除實有助於都更整合,老舊公寓過去因為頂加收租投報率高,屋主不易割捨,若現在被迫必須拆除,實有機會讓頂樓屋主心態轉變,利於都更的推動。至於再論及公寓物件的銷售買賣,原本不時有買4樓送頂加,或買1樓送地下室的狀況,可能隨著這次違建拆除風波式微,相關產品價格走降機率高。 張旭嵐也提醒公寓產品的買賣雙方,違建的拆除風險已成為未來交易重點之一,頂加難再成為公寓優勢!購屋民眾在下手前,宜先確認相關狀況,應以實際房屋可用面積與使用權利作考量;而賣方亦勿過度包裝不合法的增建屋況,應以實際狀態,配合市場價格,開出合理的銷售價位,以免徒增後續交易糾紛。出處/MyGoNews  www.myg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