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錢潮 夜市小店面,就是值錢
2017-06-20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依據台北市實價登錄最新資料,位於士林夜市、大東路上有間店面交易,交易單價為一坪218.18萬,建物移轉面積僅2.2坪,故總價僅480萬元;以交易單價來觀察,該筆店面交易是實價登錄以來,大東路第9高價,以小坪數交易來評估,單價並不高,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該筆交易備註「分管店面」,推測可能為該店面持分交易,由於這種30、40年以上的房屋,經由代代相傳後一戶會有多個持有人,由於每位所有權人持分小,對外銷售不易,通常會出售給同戶持有人,也有些經過權利整合,獲得完整持份、產權單純後再出售,尤其黃金地段、知名商圈的物件,在經過整合出售或重建,往往能締造更大的效益。    台灣近年房市一直呈現冷清狀態,但熱門商圈,卻持續有交易,住商不動產士林捷運加盟店店長楊自立表示,像士林夜市這樣的大型商圈交易較頻繁,原因在於有穩定的人潮,且商圈較大,因此供給量也較多,士林夜市精華地段的店面行情約一坪400~500萬,因此像這種持分交易,經過整合完成後,中大型的店面交易總價可達1.5~2億,由於租金收益穩定,在整體市場不佳之時,還是能吸引投資人注意。 郎美囡指出,目前不動產市場仍處於盤整階段,市場價格向下修正,反而有助於這類型的持份整合,讓買賣雙方在價格上更容易達成共識,整合難度降低,讓產權單純化,也利於未來出售或資產規劃。
5月六都 房市交易統計量增15.8%
2017-06-02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六都會區2017年6月1日公布5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最大為新北市4,296戶,最少則是台南市1,688戶,六都合計17,652戶,較4月增加15.8%,與2016年同期比較則微幅減少0.9%。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分析,5月統計數據為反應4月實際買賣市況的表現,六大都會區整體交易呈現成長走勢,比4月數據量增15.8%,以2017年1至5月觀察,5月交易量為2017年前5月交易量最高,總計1至5月六都會區交易量,比2016年同期有兩成的回升。不過,謝志傑提醒,近期市況買氣雖然維持復甦的方向,但有讓利的屋主,才有成交的機會,當前自住買盤對於房價認知仍是修正的走勢為主,區域銷售的房價若能貼近實價揭露行情,交易量才有機會持穩成長。謝志傑指出,5月雙北市部份,與2016年同期比較,年增率約兩成,加計1至5月交易量與2016年同期相比,年增率還超過三成,顯示雙北市前5個月房市量能持續復甦,近幾年房價修正之後,自住客群購屋需求與信心已逐步提升。此外,謝志傑補充,未來新成屋市場供給面將陸續交屋,以及預售與新屋市場仍有機會破盤搶市,區域房價面臨修正的壓力仍在,屋主需多留意最新行情走勢。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2017年首季放暖,到了4月卻出現交易量緊縮狀況,不過5月份移轉棟數又再度向上攀升,除了部分交屋量支撐外,遞延性買盤出籠也為不動產市場注入暖流,其中台北市2017年首度站上2千棟最具指標意義,綜觀後市,2017年陸續有新案推出破盤價,且皆影響中古屋市場,導致市場價格較為混亂,因此2017年可能出現交易量起伏不定的情況。郎美囡分析,2017年4月買氣緊縮,5月份交屋加上遞延性買盤支撐,自住客進入市場意願增加,買賣移轉棟數表現佳,至於桃園年減幅高達3成,主要是因為2016年合宜住宅大量交屋,在高基期下,2017年移轉棟數低許多。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房價呈現盤跌,許多觀望已久的買方開始積極進場,不過繼3月份買氣回溫,降價有限,買方轉為觀望,以致買氣又緊縮,顯見買氣雖回升,但賣方無進一步動作,造成買方不再追價,部分區域持續出現破盤價來推新案或清庫存,也對中古屋價格產生相當影響。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4月因有連續假期,作業天數略有干擾4月的移轉數據,加上4月是上半年房市交易最暢旺的時間,從買賣到過戶反應到5月的移轉棟數,就出現六都的移轉棟數普遍呈現量增回溫的表現。台北市5月的買賣移轉棟數重回2千棟(2070棟),分別月增21%與年增13%,新北市也重新回到4千棟以上的水準(4296棟),桃園市則是回到3千棟以上(3035棟),分別月增14%但年減31%,主要係因2016年同期桃園有上千戶的合宜住宅交屋,拉高2016年的基期。至於北北桃以外的市場,同樣呈現月的移轉量增加的表現,台中市5月移轉棟數為3365棟,分別月增5%且年增13%,台南市為1688棟,月增18%且年增12%,高雄市則是為3198棟,月增23%。曾敬德表示,房市變動不如股市快速,若要從買賣移轉棟數發現趨勢變化,最好連續觀察三個月的走向,而最近三個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呈現穩定年增的狀況,顯示房市已經有逐底回穩的跡象。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于靜芳分析,2017年讓利甜蜜期讓各都3月移轉量達高峰,4月交易數字稍趨緩,但3~4月實際成交表現不錯,也讓剛性需求的遞延買盤往後發酵,也促使六都5月整體移轉量再度往上攀升,尤以北市、高雄月增2成最多,其次台中也增18%,三都交易量都來到2017年1~5月最高峰,北市更大舉突破2千棟,表現亮眼,以中山區299棟、內湖區252棟、大安區221棟最熱,台中、高雄在重大建設計畫逐步成形,觀望買盤短期內出籠,帶動交易量達高峰,逐漸重回正常水準,高雄以鳳山區509棟最熱,台中市以北屯區487棟、西屯區421棟最多,台中2016年旺季才有機會突破3千棟,最差僅交易1400棟,2017年則因民眾信心稍回穩,3月後維持在3千棟水準,反觀桃園則因2016年合宜宅的大批交屋期結束,光龜山區去年5月原本達1333棟,2017年掉到僅142棟,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交易量下滑。 新北市重回4千棟,東森建設總經理賴建程表示,新北市除中古屋買氣增,也受惠交屋潮,熱區移轉淡水區553棟、新莊區492、新店區413棟,淡水仍受惠「台北灣-四季之旅」交屋移轉潮,新莊則是受惠「鴻邦世界花園I」、新店安坑來自「勝旺有境」的新一波交屋潮,觀察新莊屋主議價空間稍難突破,剛性買盤索性出手,房仲店頭自3~5月中古屋買氣皆激升2成,估計6月移轉量會再往上成長。 若與2016年5月比較,除桃園年縮3成,各都皆成長,雙北、台中、台南皆年增約1成,台中市5月交易3365棟,相較去年同期2968棟,年增13.4%最多,北市突破2千棟,也較2016年同期1834棟,年成長近13%,台南市也自1501棟攀升至1688棟,年增12.5%,新北市4296棟,則比2016年同期3919棟,年成長近1成,高雄市大致與2016年同期相當,略增1%。反觀桃園市2016年5月4426棟,今年5月量縮至3035棟,大減超過3成。 于靜芳指出,2016年因交易量實在過度低迷,加上長期觀望後,3月開始自住買盤陸續出籠,5月來看除桃園少了合宜宅的移轉量,各都年成長幾乎有不錯表現,若觀察1~5月累積交易量,六都2017年1~5月約7.8萬棟,較2016年同期6.4萬棟,六都年增約2成,新北市2017年1~5月更將近2萬棟,相較2016年同期增加超過4成,也比2015年同期略增2.6%,大致回穩至2015年水準,5月整體房仲店頭買氣也持續成長,估計6月交易量會再往上,2017年上半季移轉量有望較2016年上半季增加2成。 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表示,除了桃園市因為2016年A7合宜宅交屋因素,拉高比較基期,遂使移轉量能年減三成,其餘五都在年、月成長均走正向,主因不脫全台新屋交屋潮湧現,加上政府對於房市政策趨於正向,利空出盡。而以歷年上、下半年的交易量約占全年各半,若六月移轉棟數維持恆溫,2017年有望來到27-28萬棟。陳炳辰提及,雙北在台北市大安區、萬華區,以及新北市的新店區交屋潮影響下,年、月增幅亮眼,順勢拉抬兩都交易量能!加上常勝軍像是台北市中山區、新北市淡水區的移轉棟數都維持水準,分別為299棟、553棟,都使雙北房市表現不俗。 整體桃園市仍有3035棟的交易量,包括桃園區、中壢區都達713棟與707棟,尚屬合理量能,加上房市持續微幅回溫,桃園市全年移轉量仍有機會來到4萬棟。台中市2017年湧現交屋潮,下半年還將陸續揭露不少高價住宅產品,目前包括「富邦天空樹」、「由鉅大恆」、「國泰府會園道」已讓台中豪宅TOP10洗牌,房市熱鬧可期。台南市回溫幅度佳,尤其以安平區年增幅高達194.12%,月增也有30.89%,來自於「新悅城」交屋潮貢獻良多,交易熱區永康區與東區也有不錯表現,分別為259棟、208棟。高雄市方面則在鳳山區、三民區、楠梓區主要房市交易行政區維持亮眼移轉量能,各為509棟、390棟、372棟,讓整體高雄房市恆溫。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分析,5月建物買賣移轉量由於地政作業,實際上反映4月成交量,觀察店頭交易,自2月農曆春節後,看屋人潮明顯回流,壓抑2年的買氣也逐漸出籠,且在買賣雙方長期拉距之下,賣方也做出大幅的讓步,市中心議價空間可達1成、市郊則約2成,因此使得自住型買方付斡意願升高。而在六都之中南北二大都市,高雄市及台北市交易量升溫最為明顯。其中台北市5月移轉量為2,070棟,為2017年以來最高,交易熱區分別為中山區299棟、內湖區252棟、大安區221棟,除了新成屋交屋推升交易量,中古屋交易量也回升,推估台北市價格下修幅度已為買方認同的價位,因此買氣湧現。值得一提的是,高雄市方面,年後在政府前瞻基礎建設利多帶動及景氣回春、科技業相繼進駐、提昇就業率之餘,千坪以下建地交易熱絡,同一建地出現三家以上建商競價情形屢見不鮮,顯示建商對高雄房市樂觀看待。
買方停看聽,5月量縮一成二
2017-06-01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時序進入第二季尾聲,住商機構統計2017年5月份全體系交易量,和2017年4月份相比,全台量縮12.4%,在區域表現上,桃園量縮3成最多,北市量縮21.6%緊追在後,高雄減少17.0%,台中減少10.3%,表現疲軟,不過新北和台南呈現逆勢翻揚,分別增加6.7%與7.8%。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5月份買氣不開,除與繳稅有關外,2017年5月份假期多,加上天氣不佳,都是買氣不能打開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從2016年開始的降價戰打到目前已經呈現疲軟之勢,市場可能必須要再出現新爆點,才能再現新局。 綜觀全台交易狀況,2017年5月與上個月相比,全台量縮12.4%,北市量縮21.6%,新北增加6.7%,桃園減少30%,台中略減10.3%,台南量增7.8%,高雄萎縮17.0%。徐佳馨分析,5月份由於繳稅因素,買氣表現趨弱,加上2017年勞動節與端午連假影響,民眾紛紛出遊,讓買氣不增反減。在交易產品類型上,5月份除過去低總價個案外,許多具有收益的店面也有不錯的表現。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全台不動產價格經過盤整已到相對低點,且部分區域議價率可達二成,但隨著降價風起,在民眾「追漲不追跌」心態下,加上建商將持續以價格戰做為行銷主力,中古賣方會陷入「先降先贏」與否的兩難。
景氣回春!六都核貸成數皆升,利率全降
2017-05-25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財團法人金融聯徵中心公布2017年第一季的房貸資料,在核貸成數上,六都均較2016年第一季為高,在貸款利率上,六都均呈現下降。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2017年第一季以來買氣明顯回升,加上自用購屋人比重提高,在風險降低的考量下,銀行貸款成數也較為鬆綁,在利率部分雖然美國升息,但是在央行連續三季利率按兵不動的狀況下,各銀行房貸利率不增反減,依照目前國內狀況,低利狀態將持續好一段時間。 在平均核貸成數上,第一季北市平均成數僅64.04%為六都最低,台中市72.46%為最高,相較2016年同期,北市依舊敬陪末座,若以增減幅度來看,台中市增加5.63個百分點為最多,新北市增加4.28個百分點次之。    在利率上,六都均呈現下修,平均利率達到2%以下,其中桃園市利率下修0.25個百分點最多,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認為,在目前銀行對於房市保守看待的狀況下,優質自用客戶仍是其心頭好,低利率往往能夠吸引自用買方目光。 綜觀未來,徐佳馨認為,低利狀況將會持續,加上不少銀行願意提供寬限期等優惠,如果無法在中古市場去化,仍有轉貸或其他方式暫時舒緩,想要賣方因為貸款繳不出來,趁機撿便宜的買方,可能要失望了。
百戶買不到一房「家戶購屋比」持續低
2017-05-24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房仲業統計2017年第一季六都「家戶購屋比」,雖然六都和2016年第一季相比呈現增加,卻比2016年第四季來得差,每百戶還不到一戶購屋,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2016年第一季交易慘淡,而2017年第一季交易量小回春,故2017年第一季與2016年同期相比,六都及全國「家戶購屋比」都增加,不過相較2016年第四季,2017年首季代表區域買氣強弱的「家戶購屋比」全面衰退,顯見買盤仍以自用為主,投資盤仍在觀望,市場動能持續呈現不振。 在2017年第一季「家戶購屋比」表現上,北市最低,僅0.5%,而表現較強的桃園,也僅有0.99%,每百戶買不到一戶,雖然均比2016年同季增加,但和第四季相比仍是衰退,郎美囡認為,第四季有交屋、季節性購屋撐盤,雖然2017年第一季有感復甦,但房屋降價幅度有限,對自用買方而言吸引力不足,且平均薪資沒有顯著增長,市場動能仍顯不足。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近期房價出現修正,但跌幅對買方來說仍不見得有感,對於更在意成本的投資、置產買方也不具吸引力,低交易量的僵局在短期內難解開,市場盤整也是難免。
豪宅魂飛,北市「億元宅」曇花一現
2017-05-17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近年大陸肥咖條款攪得人心惶惶,讓不少台商把資金轉進第三地,在預期台商資金回流的心態下,台北高價宅也在2016年底衝出一波交易熱潮,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依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2017年第一季、2016年第四季及第一季的億元住宅交易數量發現,2016年第四季全台北市億元住宅交易量的交易量高達81筆,但到了2017年第一季僅剩下28筆,大幅衰退了6成,2017年第一季跟2016年同期相比只多2筆交易,從總交易金額來看,2016年第四季共157億,2017年第一季僅40億,交易總額大減7成,顯見豪宅買氣並未明顯提升。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自從央行管制不動產市場、台北市祭出豪宅稅後,台北市高價宅市場開始緊縮,雖然台北市已調整豪宅稅加成的計算方式,但持有稅負相較於一般住宅仍高上許多,況且央行仍未解除豪宅管制,而房地合一上路後,不動產移轉成本增加,在效益考量下,買家可能會轉進如外匯、股市等投資標的,也是高價宅買氣保守的原因。    綜觀各行政區億元宅交易,2017年第一季以中山區交易量19筆最大,2016年第四季中山、大安、士林都超過16筆,郎美囡指出,2017年中山區能有19筆交易資料,主要是來自於交屋,若扣除交屋量,億元宅交易僅剩個位數,此外2017年第一季整體買氣有回溫,但台北市除了中山區以外,其他行政區億元宅交易幾乎不超過3筆,甚至六個行政區掛零,顯見2017年初買氣回升標的主要為一般住宅,高價宅在2016年底掀起一波熱潮後,2017年又趨於平淡。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從房地合一到遺贈稅等稅制陸續調整後,高價宅置產比例大幅降低,讓過去具有節稅效益的台灣豪宅也面臨不同挑戰,而在這一波不動產調控影響下,未來豪宅市場將經歷洗牌,對於豪宅庫存多的開發商來說,去化將是一大挑戰。
國宅跌一堆「基河國宅」跌最深
2017-04-25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台北市房價高,故屋齡高、公設比及房價較低的國宅常常是購屋人的口袋名單,尤其位於黃金地段的國宅詢問度高,一般也認為保值性佳,但隨著房市盤整,知名國宅價格也備受打擊,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依據台北市實價登錄資料,統計2014年及2016年知名國宅的房價漲跌幅,價格跌成一片,其中以基河國宅跌最深,跌幅16.6%,忠駝社區跌13.0%位居第二,甚至位於精華地段的大安國宅也有12.8%的跌幅,不過也並非全軍覆沒,位於北投區的文化國宅反而逆勢上揚8.1%,成為哀鴻遍野中的倖存者。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雖然觀望許久的遞延性買氣出籠,但買方對於議價空間仍有堅持,沒有降價到甜蜜點不會出手,而國宅屋齡高、有維護翻新問題,尤其許多國宅屋主入手時間早,有資金需求或想換房者,在價格上多有讓步。 觀察各國宅房價漲跌勢,大多受大盤影響而降價,甚至位於大安區的大安國宅及信義區的忠駝國宅跌幅都超過一成,郎美囡分析,大部分國宅周邊區域發展幾乎飽和,在房市多頭時期順勢拉抬價格,但近年已無新建設話題,且屋況老舊,價格撐不住,忠駝跟大安的跌幅相對深,至於基河國宅在過去順大直重劃區之勢,均價達到6字頭,但議題過後平均一坪重跌10萬,來到5字頭;而南港花園4字頭的低價社區,雖然說價格有吸引力,但相同價位可以在其他區域或新北市有更多選擇,故跌幅也在一成以上。    反觀北投文化國宅,郎美囡指出,該社區附近有捷運、綠地,以及北投市立圖書館,且學區是以雙語教學聞名的文化國小,在台北市著名的雙語國小學區中,文化國宅屬低價位,符合目前多數自住買方需求,因此房價逆勢成長。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國宅屋齡偏高,購屋人買屋前除考量地段、交通、生活機能外,社區的管理維護及住宅修繕翻新等問題,看屋時務必注意屋況,此外,因社區戶數多,住戶規約及停車位也是常見問題,建議購屋人應留心未來居住會面臨到的情況。
交易放暖 房市3月吹春風,價修量揚
2017-04-06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六都地政局2017年4月5日公布3月份買賣移轉,根據資料,六都無論與同年2月份或2016年同期相比較都是增長,與2月份相比成長最多的是台南市,月增幅59.2%,桃園市居次,月增幅56.1%,若與2016年同期比較,年增幅度最大是新北市52.1%,台北市年增幅32.9%居次;至於整體第一季表現,跟2016年同期相比也是大幅成長,其中新北市成長最多,第一季年增幅高達68.5%,第二高則是台中市,年增幅37.3%。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指出,2016年第一季因房地合一上路、及土壤液化干擾,不動產市場急凍,堪稱最冷一季,相較之下2017年表現突出,尤其經過2016年一整年房市盤整,2017年交易量築底回升,房價仍有修正空間,但買賣雙方的認知差距縮小、房貸利率低,買方觀望氣氛也有些微轉淡的情況。綜郎美囡分析,2016年初多方不利因素干擾,雙北交易量大減,在新北市部分區域新案祭出讓利求售的行銷方式,開始帶動買氣,也壓縮到周邊房價,以致2017年部分區域持續以讓利作為銷售訴求,此外,機場捷運通車等交通建設議題也為市場注入暖流,交易開始回溫。至於桃園市,郎美囡指出,桃園市因鄰近雙北,房價較低又有機場捷運通車等話題,加上桃園市政府獎勵政策,吸引不少自用族群轉進,交易表現搶眼,因此月增幅高達五成,不過由於區域重大建設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後續是否能發酵仍待觀察。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自用客戶在經過長時間觀望後,2017年初逐漸進入不動產市場,交易量漸漸有起色,從價格面來看,買方仍期待房價下修,因此不容易出現追價狀況,且建商持續以讓利作為銷售主軸,也讓房價難有漲勢,整體不動產市場較有利於買方,因此預期2017年房市將出現價微修、量緩揚的趨勢。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謝志傑經理表示,桃園市、台南市與高雄市交易量比2月量增超過四成,買氣持續回流,顯示區域的購屋意願與信心已增加。謝志傑分析,台北市交易熱區較集中於中山區、內湖區與大安區。北市房價持續修正,市中心領跌之後,買方看屋比價,有買回市中區的趨勢,顯示好地段,價格有讓利仍會吸引買方進場購屋。新北市部分,謝志傑說明,交易量最高的行政區為淡水區約800多戶,其中「台北灣-四季之旅」以及「宏盛新世界」等社區有上百戶的交易,帶動區域的交易量能,其次行政區為新莊區,交易量接近600戶,其中在丹鳳捷運站附近的天祥街「鴻邦世界花園」,有上百戶的交易,促進區域的交易動能。3月整體新北市交易量年增率大幅成長52.1%,買氣有望持續回溫。謝志傑認為,政府積極擴大內需建設與都市更新政策改革與推動,將有助國內經濟成長與穩定房市交易,雖然美國預計2017年會再次升息,而國內目前仍處低利狀態,受全球利率政策牽影的影響尚不明顯,在房價持續緩步修正或盤整的情況下,估計2017年上半年房市交易量能可望有穩定的表現。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2016年第一季還是壟罩在房地合一的不確定因素之下,有些移轉趕件搶在2016年1月1日前過戶,導致2016年第一季出現超低量的低基期,加上2017年房地產交易有所回溫,所以3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延續前兩月的反彈走勢,累計全國前兩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就已經增加了1.2萬棟,相當有機會擺脫2016年的24.5萬棟低量。曾敬德表示,買賣移轉棟數已經累計連續3個月呈現年正成長,2016年4月的買賣移轉棟數仍是不到2萬棟的低基期量,預估2017年4月有機會出現連續4個月移轉量正成長,不過2016年5月的移轉棟數逐漸回復正常,連續大幅年增的狀況將恢復穩定。 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表示,觀察六都第一季的表現,均較2016年同期表現為強,其中新北市淡水區1月爆量交屋潮拉抬,加上新北重劃區讓利效應持續發酵,成為本季亮點!六都齊揚邁出谷底,也因為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交屋潮多趕前年底輕稅末班車,令2016年Q1交易量滑落,比較基期低自然讓2017年增幅明顯;此外,政府對於房市政策趨於正向,增添回溫機率。而歷年第1季的交易量約占上半年的4成5到5成,以2017年狀態來看,若第2季維持恆溫,2017年上半年有望來到11-12萬棟。至於桃園市2017年Q1總移轉棟數為7,632棟,較2016年回溫24.99%,雖仍是2006以來第三低,只高於2009金融海嘯時期首季移轉的6794棟,以及2016年的6106棟,但機捷效應發酵,有望持續加溫。陳炳辰認為,台中市軌道建設利多不斷,加上房價修正有限,觀望買盤不若他都凝重,揚勢可望延續。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于靜芳分析,在農曆年後,3月買氣持續延續,在價格持續修正下,激出小陽春,以六都月成長高達3~6成,目前觀察各都房仲店頭2、3月委售與成交量也確實增溫不少,進而帶動移轉量能攀升。于靜芳指出,2016年第1季在先前已有房地合一稅趕過戶潮,又有0206地震影響買氣,導致2016年交易量實在過度低迷,故無論與2016年3月、第1季相比,年成長皆有明顯大彈升,不過在房價持續盤整修正,自住買方歷經1~2年觀望期,加上農曆年後的掌握資金規劃,也有讓自住3月買氣持續上升,因此也帶動2017年第1季總交易量達4.54萬棟,較2016年同期大增4成,目前觀察2017年連續3個月交易量轉正,首季呈現正成長趨勢,大致回穩至2015年第1季水準,買賣雙方若能持續有價格共識,2017年上半年交易量應能持續正成長。 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指出,在無利空條件之下,加上政府釋放八年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利多,購屋信心回升、年前壓抑的買氣出籠,市場成交已漸漸回溫,但目前仍由剛性需求支撐為主,長期置產為輔,因此短期不易出現追價效應,沒有房價反轉動能。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分析,2017年以來移轉量回溫現象顯著,除了景氣續熱,上半年可望見到代表暢旺的黃紅燈,房市面目前暫無利空因素,建案降價造成天花板效應,促使中古屋跟降;此外蔡英文政府大器宣布在8年內要砸下1兆元打造公共建設,讓市場增加信心,但2016年受到房地合一、土壤液化影響,交易量基期低,也是另一主因。
賣不動!北市「老屋交易」3年掉3成
2017-03-28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蔡政府自2016年上台後,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把老屋重建視為重要政策,危老條例初審通過後,高房價、老屋多的台北市被視為極具重建效益的都會區,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依據台北市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屋齡30年以上的交易數量發現,台北市從2014年到2016年老屋交易量掉了30.4%,且所有行政區老屋交易都是量縮,減少最多的在中山區,降幅39.1%,文山量縮幅度居次,降幅38.7%,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由於整體市場盤整,台北市老屋也受大盤影響,整體量縮3成,此外,30年以上老屋在目前政策導向下,雖然看似具翻身鍍金的價值,但過往都更整合宛如漫漫長路,民眾對老屋重建普遍信心度不足,且老屋雖然價格低,不過屋齡30年以上大多為公寓,缺乏社區管理機制,屋主需面對日後修繕維護問題,老屋日漸缺乏吸引力。    綜觀台北市各行政區老屋交易量變化,以中山區及文山區降幅最大,中山區降幅39.1%、文山區降幅38.7%,郎美囡表示,中山區雖然老屋存量大,但這幾年間推案量也大,買方在該中山區選擇多元,故老屋交易量跌近4成,而文山區近年也有許多新案,價格比其他行政區低,且文山區區域房價較低,都更效益較低,因此買老屋的意願更低。 至於內湖區的老屋交易量跌幅僅16.7%,郎美囡指出,內湖由於重劃區、文湖線及內科帶動,新屋、大樓價格高,若以同區考量,公寓具有較大的價格優勢,因此量跌幅度較淺。 危老條例火速通過,顯示政府企圖心,正義國宅動工後,地段佳的老屋備受期待,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政府致力於老屋新陳代謝之立意良善,不過初審條例明定,老屋重建需要土地或建築物所有權人全體同意,從過往都更案例可觀察到,重建最難在於整合,動輒十幾、二十年的漫漫長路令人望之卻步,老屋的未來似乎仍是曖昧不明。
房貸成數,北市最低,桃園台中破七成
2017-03-16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公布最新全國貸款資料,在2016年第4季表現中,桃園與台中核貸成數突破七成,傲視六都,過去被銀行視為放款寬鬆的北市,反而在成數上僅有六成四,六都最低。而在利率部分,自2015年第4季平均核貸利率2.05%,到了2016年第4季則降至1.82%,以台南市1.79%最低,台南1.79%為最低。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第4季因建商交屋、農曆年前傳統購屋季等季節性因素,拉抬了貸款成數,2015年年底因隔年房地合一上路,甚至擠壓出一波購屋、交屋潮,而第一季通常為淡季,交易量表現低落,至於利率方面,因自住首購族成為市場大宗,青安貸需求高,無配合青安貸的銀行也順勢推出類似專案,使得核貸利率跌破2%,2016年第4季降至1.82%。綜觀六都核貸條件,雙北貸款成數最低,台北市在2016年第4季僅64.41%,反觀桃園市則達到71.40%,兩者相差6.99%,而核貸利率最佳在台南市,2016年第4季平均僅1.79%,台中市只略高0.01個百分點,平均核貸利率1.80%,至於利率最高者在桃園市,2016年第4季平均核貸利率1.85%,郎美囡指出,核貸成數除了受申貸者財務狀況、物件本身條件影響外,也跟銀行鑑估價態度有關,此外,北市近年新案少,買方自備款多,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至於平均核貸成數較高、利率較低的台南市,因房價較低、自住比例高,貸款條件較佳,桃園市因鄰近大台北地區,房價相對低,交通機能還有話題,近年吸引許多自住及置產的買家,成交量平穩發展,且有交屋量支撐,貸款成數超過7成,不過平均核貸利率則是六都最高,顯見銀行仍留意其風險。 綜觀近期市場表現,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2017年第1季成交量明顯優於2016年,且在低利環境與自用為主的買方結構中,成數與利率相對穩定,雖然2017年美國可能會升息,但以台灣目前利率水準來看,想要因利率提高對賣方產生壓力,進而出現拋售的狀況,短期不容易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