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讓利風來了 2025各大房仲看法一次看
2025-01-01
過去一年,房市劇烈起伏,上半年可用瘋狂形容,但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買氣急轉直下。新的一年來到,房市將如何變化?各大房仲看法如下:   永慶房屋業務總經理葉凌棋:   銀行房貸緊縮,短時間內不易緩解,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也將持續,預期2025年房市呈「量縮價跌」格局,全年交易量估27.8-28.8萬棟左右,較2024年減少18%至21%,將是近七年來交易量首度跌破29萬棟大關。   至於房價走勢,在房貸緊縮與信用管制影響下,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翻轉,目前房價也有由漲轉跌跡象,展望2025年,剛需強勁的區域估跌幅7%-10%左右,過度投機炒作的區域,房價則有10%-15%的跌價空間。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   預料2025年利率預期將維持當前水平,但銀行仍逐步收緊房貸資金,預計上半年市場資金仍會偏向緊縮,部分屋主可能因資金壓力而釋出房產,為買方帶來更合理價格的機會。   不過房地產等待承接的買盤需求仍存在,若股市波動不大,房市上有鍋蓋下有鐵板,預料呈現「量縮價盤整」格局,但若股市波動放大,則要觀察有資金需求的民眾是否增加。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總監徐佳馨:   央行重手打房壓制下,2025年交易量很難有激情表現,但也不會再斷崖式下滑。至於民眾最關心的價格問題,由於2025年開始邁入史上最大交屋潮,應有買方貸款出問題而願意讓價出售,成為本波價格破口,特別是漲多且推案量大的區域,有機會遇到個案屋主降價。   整體來說,2025年在成屋市場可以看到更多好案件出現,價格也比2024年有空間,但依目前環境來看,即使降價,幅度不會太大,交易量預估會寫下三年新低。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   2025年房市,由於打炒房的大環境不變,量能下滑的情況將持續,由於2024上半年的房市仍處上升期,買氣可觀,也墊高比較基期,推估2025上半年的交易量,年減幅將拉大到2~3成。   價格方面,供給量大的蛋白區,有機會吹起讓利風,使價格止漲;但供給稀缺的蛋黃區,在釋出稀有的情況下,預 料仍會維持緩漲趨勢,預估整體房市將呈現「量縮價穩」的發展態勢,漲幅與從前2~3年的飆漲相比,將明顯收斂。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   2025房市變數取決於銀行房貸水位及央行打炒房,若政府政策持續收緊,消費者的購屋信心勢必會受到衝擊,交易量恐怕也將繼續萎縮,反之,若政策利空有所緩和、銀行資金壓力緩解,市場交易量則會出現回溫跡象。   在房價方面,由於營建成本、人工成本、購地成本仍在高檔,加上國內景氣逐步復甦,因此短期內房價出現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並不高,房價將以盤整為主,惟部分只靠建設話題拉抬價格、生活機能尚未完善、且缺乏自住買盤支撐的新興重劃區和蛋白區,房價可能會出現修正現象。
高鐵延伸議題 軌道經濟再發威 熱門站區發展引領房市
2024-12-14
隨著高鐵、捷運等大型交通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成為推動區域發展與房市成長的核心動能。同時高鐵一日生活圈的軌道經濟帶動下,已設置的12個站區與高鐵南北延伸議題效應,高鐵熱門站區建設也引領房市發展。包括北、中、南各大高鐵生活圈房價近五年漲幅普遍達五成以上,其中竹北高鐵生活圈因鄰近科學園區,高薪人口湧入帶動房價翻倍;嘉義則憑藉高鐵設站及科技題材,吸引大量人口與投資;南部左營高鐵站周邊同樣因台積電進駐北高雄等利多帶動,實現房價翻倍漲!   高鐵連結科學園區、建設效應 引領房價迅速走揚 高鐵便利交通效應,讓台中烏日高鐵站區周圍發展加速。 根據市調、樂居網與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北部地區像是高鐵南港站、高鐵桃園站、高鐵新竹站周遭生活圈近五年漲幅分別為47.2%、60.7%、114.2%。其中,高鐵新竹站所在的竹北高鐵生活圈,因鄰近新竹科學園區,區域擁有龐大的人口紅利及高薪資水準,近年房價扶搖直上,從2020年平均單價32.4萬元漲至69.43萬元,五年間翻漲成長,近期區域建案「惠宇謙和」更揭露一筆7樓戶別44.3坪,總價3450萬元,拆算車位後每坪單價高達99.5萬元,直逼百萬元行情。而同區建案「竹科匯」今年七月也揭露高樓層以總價2,545萬元、單價96.39萬元成交。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指出,軌道房市乃在於與市區生活圈的連結,但又能免於市中心高房價的負擔,六都加上新竹地區的高鐵的區域房市都印證買氣,而未來高鐵延伸宜蘭與屏東地區,勢必能與鄰近的直轄市產生比價效益,擴大都會區生活圈,像宜蘭地區舒緩與加速與台北市的往返,為繼捷運串聯基隆市後,另一備受期待擴大北部生活圈的縣市,比對基隆市已有高價案交易來到5字頭,軌道概念都有機會在高鐵延伸地段造就房市表現。 規劃達190公頃的宜蘭高鐵特區,地方也爭取擴大範圍。(圖:本報資料照)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高鐵站周邊的房市大漲,主要原因在於交通、產業和生活機能的綜合提升,當交通便利性成為吸引人口移入的第一推力,配合區域產業發展和商業設施逐步完善,房市自然能迎來需求暴增和價格飆升,再次印證了軌道經濟與區域房市之間的密切聯動關係。 高鐵桃園站位處大園和中壢交界的青埔A18特區,近年因受到雙北外溢效益影響,成為桃園房市熱點,區內除了擁有雙鐵交會外,也同時與全台有史以來最大的開發計畫「航空城」為鄰,周遭還有華泰名品城、IKEA、XPark、置地廣場等商場,今年七月誠品更宣布近5000坪獨棟大店將在2028年底於青埔登場,區域建設利多話題不斷,也讓房價直線狂飆,五年內從3字頭飆漲至5字頭。   高鐵交通便利有前景 台中高鐵特區商圈穩成長 高鐵南延屏東,本月底前將定案採取南延經高雄火車站的「高雄案」或是走高屏二快路廊的「左營案」。 位於中台灣樞紐核心的台中烏日高鐵站,近年來因交通便利性和區域重大建設的推動,吸引大量人口移入。根據2023年資料,台中站每日旅運量達67,984人次,居全台高鐵站第二。區域內除了擁有高、捷運及台鐵三鐵共構優勢,再加上緊鄰台74線、國道一號及國道三號,可快速連結彰化、南投地區,以及北部新竹、桃園等北部區域,成為南來北往重要的中繼站。 觀察實價,烏日區今年平均成交行情達每坪30.1萬元,位居屯區四大行政區亞軍,且房價與2020年相比漲勢也達29.7%,住商不動產中區執行協理賴萬指出,烏日區主要房價漲勢集中於高鐵特區,該區域在高鐵與台鐵雙鐵機能加持之下,近期又有不少品牌建商進駐,並有不少賣場即將在此興建,讓區域基本行情已站穩4字頭;惟烏日舊市區較少新案進駐,商圈房價相對親民,致使整體行政區走勢較為受限。 在站區周圍建設方面,高鐵台中站旁「臺中高鐵娛樂購物城」開發案,由第一大國際開發得標興建,該購物城命名為「D-ONE第一大天地」,土地開發面積4.8萬坪,其中商場營業面積10.6萬坪,除了規劃購物中心外,也將引進電影院、五星級酒「凱賓斯基飯店集團」,並搭配A級商辦大樓、國際會議中心、多用途會展中心、多功能劇場及藝術博物館等設施。   國泰人壽也將在台中高鐵特區規劃複合在這些利多因素的推動下,烏日高鐵站周邊房市蓬勃發展,平均房價也已來到44萬元,對比2020年平均房價24.06萬元,漲幅達82.8%。目前區內新案中,達麗建設推出的指標案「新高鐵」,於去年9月公開至今,已累積約970筆交易,最高成交價格更站上6字頭,價格直逼台中市中心。   南部高鐵站區熱門 高鐵南延議題發燒攸關商圈再發展 近來南部地區高鐵熱門站區包含嘉義、台南、左營站漲幅也分別達114.5%、67.9%、104.5%,其中嘉義高鐵站所在的太保市,在今年3月台積電正式宣布在嘉義科學園區設立二座先進封裝廠後房價直線走高,2020至2024年短短五年間,從13.38萬元漲到28.71萬,位居南部地區高鐵站漲幅第一!目前除了台積電進駐外,華泰名品城OUTLET也確定進駐嘉義高鐵特區,預計2028年開始營運,當地房市備受看好。由於嘉義高鐵特區也因開發的時間較晚,區域內新建案較稀少,目前像是清景麟集團推出的「高鐵國際城」、「高鐵科技城」等案都有不錯的銷售成績,「高鐵國際城」最高單價也站上34.1萬元。   而高雄左營高鐵站受到台積電設廠議題帶動下,近年買氣升溫、房價飆漲,今年寶佳集團旗下恆鵬建設推出的「世紀莊園」,13樓就以總面積41.78坪,總價2,513萬元成交,拆算車位後每坪達68.1萬元,創下左營高鐵站區房價紀錄,直逼7字頭行情。另外,由天玉集團鑫龍騰開發推出的「鑫天際」,今年也揭露出9筆高達6字頭的交易,最高單價於17樓,以總面積52.79坪,總價3,398萬元成交,拆算車位後,每坪單價達64.4萬元。   高鐵延伸屏東正積極推動中,預計年底前鐵道局將定案,決定從左營站延伸的「左營案」,或是攸關南高雄、東高雄商圈再發展的延伸高雄火車站路線的「高雄案」,地方也出現增設鳳山站的呼聲,以利帶動東高雄軌道交通更方便。目前高雄火車站區附近的新案房價帶已站4字頭,鳳山火車站旁也陸續出現4字頭實登價。 而提前因應產業用地將供不應求趨勢,推動中的高鐵屏東六塊厝站區提前展開投資開發整體規劃,以屏東高鐵科學園區為主軸核心,周圍包括報編中的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與屏東汽車專業園區、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屏東工業區與已動工的六塊厝產業園區等,可做為高屏大生活圈涵蓋大樹、大寮、鳳山的發展腹地。 台南歸仁高鐵特區受惠高鐵利多、沙崙智慧綠能科技城、中研院南部院區等建設先後完工,區域房市已有具備穩定買盤,在日本知名商場三井OUTLET正式開幕後,又再度推升高鐵特區行情,5年間房價從19.9萬上漲至33.43萬元,漲幅逾6成;新案方面已有不少個案站上四字頭,包括「佳順大富」、「達麗世界仁」、「晶悅合一」、「春福天綻」等。台南歸仁區預計還有大沙崙醫院、三井OUTLET二期動,以及未來全台首座公立K-12全雙語學校、量子科研中心、捷運第一期藍線等建設陸續到位,區域前景相當備受看好。
今年全國移轉量 全年可能落在35萬棟
2024-12-03
六都1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98萬棟,房產專家分析,市場原估今年有望挑戰36萬棟的近11年新高,不過在央行重手打炒房下,買氣消風,推估今年全國移轉量可能落在34.5萬到35萬棟,仍有望攀上近三年高點。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六都1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98萬棟,累計今年前11月六都交易量為249,864棟、年增17.5%,年增幅已連四月下滑,且已收斂至二成內。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房市前八月交易熱絡,但9月開始就進入明顯量縮,前11月六都移轉量達24.98萬棟,初估今年全國移轉量可能落在34.5~35萬棟,雖然低於原估挑戰36萬棟的近11年新高,不過今年房市在前八月的噴出買氣加持下,仍可望寫下近三年新高。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強調,觀察近期房市將有兩大黑天鵝,其中美國大選過後,在川普總統上任的新局是否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將受全球高度關注,恐將影響世界政經局是進一步變化;另一方面央行12月進行第4季理監事會,是否再祭出新的房市政策,均將影響當前房市變化。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說,接下來兩到三年是建商交屋的高峰期,由於有新案交屋挹注,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數字表現不會太差。
房市11月交易量緩步回溫 部分屋主接受小幅讓利
2024-11-30
五大房仲昨(29)日發布11月旗下門市交易量,普遍較上月回溫。永慶房產集團全台月增4%、年減30%;住商機構月減1.2%、年減32.6%;中信房屋月增5.8%、年減31.4%;台灣房屋統計七都交易月增9.9%、年減26.8%;信義房屋全台交易較10月回溫,較去年同期仍有約雙位數年減幅度。   房市維持自用當道,雖然銀行房貸吃緊狀況短期難以解除,但市場似乎慢慢在消化利空,專家指出,今年房市第4季應會呈現旺季不旺,未來要觀察供給端的數量是否增加。   五大房仲品牌11月門市交易量   展望今年,永慶房屋指出,今年開始有大量預售新屋交屋潮挹注,相互抵消下,推估2024年全年交易量仍有33.6至34.4萬棟左右,年增9.5%至12.1%之間。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在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下,逐漸扭轉民眾對於房價上漲預期,部分屋主開始意識到繼續堅持高房價可能會延長出售時間,甚至可能面臨更大的議價空間,因此現在售屋心態轉為可接受小幅讓利。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經歷過9、10兩個月的盤整,雖有零星個案降價求售,現在市況較之前舒緩許多,有不少賣方誠意降價,應是交易逐漸回神的重要因素。   買盤方面,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現階段市場主要受到兩類買方的撐盤,一類是有剛性需求的自住客群,另一類則是手握充裕現金的高資產客群。   此外,賣壓較大的蛋白區和蛋殼區,或是面臨資金回籠壓力的屋主,其心態已經逐漸放軟,議價空間也變得更加有彈性。目前整體市場正逐步向買方市場傾斜,對於購屋民眾來說,現在正是進場看房、議價的好時機。   觀察產品方面,據信義房屋統計,全台11月交易總價1,000~1,500萬元占比最高,總價700~1,000萬市場占比也較上月略增,台北市則是總價1,500~2,000萬元成交最多,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地區、台中市都是總價1,000~1,500萬產品成交最多,高雄則是700~1,000萬成交較多。
央行打炒房 打掉量沒動到
2024-10-14
央行關上對投資、投機客在不動產的資金水龍頭後,專家表示,「只打掉量、沒動到價」,要撼動房價至少有三大觀察點,首先剛需首購買盤是否像先前踴躍進場,進而撐起房市餘溫,為市場續命。再來,明年開始進入「大交屋潮」,交屋是否順利,另外是否同步衍生龐大賣壓,都是觀察重點。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未來兩季房市恐怕還是會陷在多空激烈交戰之中,市況應該不會有多大的變動,將是「量縮價平」態勢。惟何世昌指出,需留意的是,未來兩季的交易量是否持續且急速萎縮,若量能持續萎縮並陷入窒息量,就有機會撼動房價,讓價格鬆動,反之,若市場買氣還有剛性自用買盤的餘溫支撐,「量縮價平」格局可能成為房市新常態。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央行雖再次重拳打炒房動作,但「只打掉量」,由於不動產交易金額大,價格有其僵固性,短期內「量縮價穩」格局會維持一陣子。
金龍海嘯嚇跑買方 9月房仲成交量急凍
2024-09-30
591首頁   新聞   即時新聞 金龍海嘯嚇跑買方 9月房仲成交量急凍 2024-09-30     591編輯部報導 1.3萬人瀏覽 · 285人分享    每日新聞速覽,市場變化搶先知 圖/9月央行推新一波打炒房措施,全台各地成交量同步急凍,預估第4季也難回溫。 各家房仲9月門市交易量今(30)日出爐,包含中信房屋、永慶房屋、住商機構等內部統計交易資料,顯示9月市況較上月整體買氣續降。業者分析,在銀行房貸緊縮及央行減降令下,本月延續上月降溫步調,央行緊接再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進一步限縮貸款,使民眾購屋態度轉趨保守,並有預期跌價心態,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高房價及投資客離場 北市、南二都影響最大 觀察中信房屋9月份數據,全台交易量相較8月減少15.9%、較去年同期減少12.3%。細看各區成交量變化,台北月減18.3%、年減12.5%;新北月減15.7%、年減10.7%;桃園月減13%、年減12.8%;台中月減16.7%、年減10.7%;台南月減18.5%、年減12%;高雄月減18.2%、年減13.8%。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銀行收緊房貸,9月交易量持續走低,其中台北市、南二都月減幅特別顯著,可歸因北市房價原就偏高,房貸成數減少使購屋者需準備更多自備款,而南二都因台積電及科技產業推動,近年投資氛圍濃厚,但現階段隨著市場降溫,投資客大量離場,也造就交易量明顯減少。 在第7波管制措施、升準1碼及銀行限貸等不利因素下,投資客心態轉變,資金實力強的投資者會先出租物件,等待合適售房時機,而資金周轉緊張的投資者則出售物件、重新配置資產。至於買方,則因預期房價下跌而出價更謹慎,進場意願也較上半年明顯減弱。張世宗補充,目前市場觀望氣氛重,成交難度大幅提升,因此交易情況不理想,預估需等央行配套方案或排除條款正式上路後,房市走向才會明朗;目前在通膨壓力、工料雙漲及科技題材影響下,房價不至於出現大幅震盪,但若政府未釋出新政策利多,交易量恐將持續萎縮,長期房價也不排除出現鬆動可能。 |受限貸及跌價心理影響 第4季買氣難有表現 據永慶房屋統計9月全台交易量,與8月相比量縮15%、年減17%,台北月減5%,新北量縮23%,桃園減少15%,台中量縮20%,台南、高雄則分別月減16%與15%,若以9月與6月高點相比,交易量減少高達45%。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8月受銀行房貸緊縮影響,民眾擔心撥貸不如預期,態度轉為保守,相比7月交易量有超過2成減幅,房市已有明顯降溫,同時央行9月再推選擇性信用管制,使銀行審核趨嚴、貸款利率拉高、成數降低以及排隊撥款現象短期內恐無法解決,且銀行優先無房族真首購,在縮銀根、去槓桿下,將扭轉民眾對房價續漲的預期,推測第4季買氣急凍,價格可能盤整或下修。 而根據住商機構統計結果,9月全台交易量較上月減少26.4%,較去年同期減少28.6%,六都均呈雙減,北市月減31.9%、年減 34.3%;新北月減30.9%、年減 37.1%;桃園月減41.4%、年減45.3%;台中月減24.6%、年減19.6%;台南月減9.1%、年減9.8%;高雄月減23.0%、年減26.7%,區域表現全面蕭條,其中以桃園市月減41.4%,年減45.3%最多。 對此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總監徐佳馨表示,相較去年9月,各都全面呈現雙減,主因8月限貸令後各地災情頻傳,且新青安核貸難度提升,加上9月央行續推選擇性信用管制,使房市微弱買氣消散,加上許多銀行已滿水位,都讓成屋交易雪上加霜,雖有零星案降價求售,但因買盤受貸款及期待價格修正心態,第一線狀況慘淡,第4季交易也難有表現。 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7月是本波市場轉折關鍵,8月限貸令重挫市場,9月又有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雖說央行將針對換屋族及繼承者打開「綠色通道」,但恐怕數量有限。近期交屋潮因不少買方誤踩第二屋或高總價貸款成數地雷,更讓交易過程風險大幅提高,提醒買方需特別注意手上購屋資金是否充足,避免因貸款不足而違約。
農曆年假影響 2月各大房仲成交量衰退
2024-03-29
各房仲今(29)日發布2月旗下門市交易量,包括中信房屋、永慶房產、住商機構2月交易量表現均較去年同期減少,房仲業者分析,主因今年2月適逢農曆春節連假,房市交易天數減少所致,但年後民眾看屋、購屋意願高,加上新青安房貸助攻下,首購族群漸趨積極,高資產族也因通膨未降,進場置產意願增;延續年前房市買氣,預期2024年上半年房市表現還有成長的空間。 |新青安促動首購族 通膨使高資產族群進場意願增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2月全台交易量較1月減少28%,若與2023年同期相比則量微縮1%,幾乎是持平開出。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觀察年後看屋量與1月相當,顯示民眾仍積極看屋、尋屋,購屋意願仍高,加上新青安優惠貸款的促動下,首購族群轉趨積極,而買賣雙商價格認知差距逐漸縮小,有利成交。 此外,在通膨難降的狀況下,高資產族群也開始尋找適合的抗通膨標的,近期發現換屋、高資產族群進場購屋意願增加,帶動中高總價產品交易回溫,具備地段、產品稀有性等優勢的物件最受青睞。首購族、換屋、長期置產族群陸續進場,延續年前房市買氣,加上近期政經局勢、政策面都相對穩定的狀況下,預期2024年上半年房市表現還有成長的空間。 |國內景氣看好 有自住需求購屋族可趁勢進場 根據中信房屋統計,受到年節及國定假日影響,上班營業日大幅縮減。全台相比上月縮減27.1%,六都皆為負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台減少9.9%,六都中僅桃園為正成長。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表示,恰逢年節期間,民衆看屋、購屋腳步都放緩,因此買氣較上月降溫。 不過,在國內景氣持續看好的態勢下,環境有利於房市剛性買盤的發展,不動產交易將會升溫,今年低首付、低總價的小宅仍將是市場主軸,有自住需求的購屋族可以跟上時機,勇敢進場。此外,2024開春又傳來台積電將考慮於嘉義縣設廠的消息,這對南部房市彷彿在注入一劑強心針,從短中期來看,南台灣的房市應會持續加熱。 |股市強勢帶動房市受惠 市場續延去年下半年熱度 住商機構2月交易量較上月減少13.4%,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去年農曆年節落在1月,2月為完整交易月份,因此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減少3成。不過龍年股市表現強勢,連帶房地產因而受惠。雖然今年經濟表現溫和成長,但在自用買方支撐下,預估成屋市場上半年應能延續去年下半年熱度,而下半年適逢全球大選年,政經變數增加,資金情況還需要再觀察,自然會對房地產市場多所影響。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雖然2月買賣交易量不如1月,但總統大選落幕後,股市衝上萬八,青年成家安心貸款持續發酵,看好後市購屋穩定樂觀。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選後買氣維持穩定,以往靠近農曆年節買氣會轉淡,觀察今年前2月的市場買氣,年節前維持穩定,年後呈現快速回籠,且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年增的穩定市況,緊接著就是329檔期的來臨,推估上半年房市仍維持量能年增的趨勢表現。
怎麼還款?70歲房貸件數年增幅高達30.5%
2021-01-18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2020年房貸利率探低、房市交易量升,依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全國各年齡層房貸數據,2020年前三季跟2019年同期相比,全國各年齡層的房貸件數年增幅都超過12%,其中貸款人年齡超過70歲的房貸件數年增幅高達30.5%。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專案副理郎美囡表示,高齡申請房貸並不容易,通常需要有力的財力資產證明,並提供連帶保證人,因此高齡貸款佔比低,不過2020年央行大幅降息1碼,且房市前景看好,不僅青壯年購屋意願提升,高齡者也思考佈局或轉換資產。 年過30好買房,利率、成數條件佳 綜觀各年齡層貸款統計資料,2019年及2020年房貸大宗皆為30~39歲,該年齡層也是平均貸款利率最低者,年齡層佔比第二高是40~49歲,連續兩年都佔30%以上,從數據統計30~49歲的貸款人佔全體60%以上,顯示這個年齡區間是購屋主力,此外,年齡層越高則貸款成數越低、貸款利率越高,且去年首季央行降息1碼,各年齡層的平均貸款利率跟前年相比降低0.17~0.19個百分點。    郎美囡分析,30~39歲是目前成家的主要年齡層,也是首購、自用的主力買盤,在房貸利率方面,考慮平均餘命及貸款年限,年紀越輕、風險越低,因此年齡層較低通常房貸利率也較低,至於平均貸款成數的高低除了與年紀有關外,大齡及高齡通常累積較充足的資金或資產,故未必需要高成數的貸款,去年利率有感下降,推升高資產族群的置產意願,讓大齡及高齡的房貸件數增加。 央行打炒房,成數有限制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央行在2020年12月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針對自然人第三戶以上貸款有六成限制,原意為壓制投資性買方,但實務上銀行端基於風險控管,無論第幾戶貸款成數皆出現下修趨勢,故提醒購屋人在簽約前務必確認可貸條件及資金水位,避免因成數落差而面臨資金不足的困境。 台房價、內政部實價登錄查詢系統,中信房屋為您掌握最新區域行情https://price.cthouse.com.tw/
建築結構比一比,買房注重安全性
2020-12-12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2020年12月10日21:19發生規模6.7地震,全台有感且多處達4級,為2020年最大規模地地震,由於台灣位處地震帶,民眾雖然對地震不陌生,但多年來災情、意外頻傳,因此民眾的危機感日增,在建築抗震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對讓建商在抗震、耐震的建築工法上也更求精進。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與漏水、海砂、輻射等瑕疵房屋相較,建物抗震與否,往往事到臨頭才見真章,一般而言,房屋結構可由建物登記權狀中得知,但除了登記權狀中可以略見端倪之外,對建物本身必須以肉眼觀察並輔以包括周邊環境的客觀條件,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買房不僅看機能,結構安全更重要 郎美囡表示,通常買房首重機能及環境,但處於多地震的地區,建築結構的安全性也相當重要,建議購屋時可參考以下幾點:1.建商或營造商是否有信譽2.若購買的標的物是山坡地、水岸或海濱住宅,可注意地層、施工及防護措施(如排水、道路)是否完整。3.家中裝潢採固定式,較無傾倒顧慮。4.採用安全係數高的水電、瓦斯設備。    此外,若購買產品為夾層屋,夾層部份應避免承載過重,容易倒塌的產品,建議購屋看建築執照、技師簽證、耐震標章等,都是更有保障。 居家環境愛注意,事先準備最安心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地震,可先將家中高處危險尖銳的物品、玻璃製品移開,以免地震時造成人員的傷亡,其次,事先將現金、飲用水、乾糧、保暖衣物、手電筒、電池、家中老年人病人的藥品準備好,災害不幸發生時,便於維持起生活所需,此外,家中的電器開關、瓦斯等設備要特別的留意,以免地震發生時造成更大的災害。 台房價、內政部實價登錄查詢系統,中信房屋為您掌握最新區域行情https://price.cthouse.com.tw/
5年統計!總人口增0.3%,住宅量增5.5%
2020-11-25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依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0年第二季全國住宅共896萬宅,5年來全國住宅增加5.5%,但總人口數持平,5年僅增0.3%,不過桃園市、新北市與台中市呈現人、房雙增,其中又以桃園市表現最強,5年來住宅宅數增加9.7%、人口增加7.6%,反觀台北、台南、高雄則是宅數增加,人口卻下滑。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由於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老化,各都會人口成長表現不一,桃園市利多不斷,且房價比較鄰近的雙北親民許多,產生磁吸效應並不意外。 桃園超級吸票機,北市湧現脫北潮 綜觀六都近5年住宅宅數及人口數變化,桃園市宅數增9.7%、人口增7.6%表現最佳,其次為台中市宅數增6.5%、2.7%,新北市宅數也有明顯成長,增幅6.4%,人口僅增1.5%,然而台北、台南及高雄都為住宅量增但人口減少,台北市人口減少幅度最大,5年減少3.6%,流失近10萬人,台南市人口略減0.5%,住宅宅數卻有6.0%的成長,高雄市人口減0.4%,宅數增加4.9%。    郎美囡分析,近年房市復甦,推案量及買氣明顯增加,尤其台南、高雄房價低、話題多,房市交易屢創佳績,但人口成長速度不及話題及買盤增溫的速度,而台北市發展趨於飽和,住宅數成長有限,人口也明顯外流,由於新北、桃園房價較低,且社會福利政策也逐步齊頭、甚至超越台北市,成為台北市人口外移的因素,至於桃園及台中具有人口紅利,就業機會相對於南部多,因此在人口成長及住宅量增的表現較穩健。 人口才是基本面,下手千萬別盲從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2020年不動產市場熱絡,低價話題區的交易屢開紅盤,不過回歸購屋基本面,房價支撐及機能發展都需要仰賴人口移入與就業機會加持,建議購屋人買房切莫盲從議題,避免買到套到。 台房價、內政部實價登錄查詢系統,中信房屋為您掌握最新區域行情https://price.cthouse.com.tw/
1 2 3 4 5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