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不動產交易有望創高 同步帶旺商辦租金行情
2025-01-06
2025年包括仲量聯行、高力國際、第一太平戴維斯等三大商仲認為,在科技業對新商辦、廠辦、廠房需求,及企業汰舊換新、高科技業持續投資等強勁支撐,今年北市商辦租金、商用不動產交易量有望雙創新高。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2025年國內外半導體需求具高能見度,大廠擴廠動能將帶動上下游自用量能。第一太平戴維斯總經理陳逸鴻指出,目前保險業辦理不動產投資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正在預告階段,2025年1月底前正式上路後,有望將不動產最低投報率門檻從目前的2.97%調降到2.545%(適用2021~2025年牌告利率)。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與陳逸鴻均認為,2025年因保險業在租金投報率門檻下降,保險公司在不動產投資方面更具韌性,相對也能避免過度管制後,資金投資過度集中的後遺症。預計2025年商用不動產的交易量將維持在高檔水平,甚至有機會突破新高。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認為,整體商用不動產交易部分,在央行緊縮不動產放款資金、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影響,建商獵地放緩,對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持保守看待;不過,看好2025年台北市商辦租金在企業汰舊換新、新辦公室需求下,北市辦公室租金將是持平或緩漲格局。   同樣看好今年商辦租金表現的黃舒衛表示,由於2026年北市商辦大樓將現龐大的完工量,因此2025年會刺激房東把握最後一波漲租機會,再加上部分新大樓以高規格條件登場、高科技投資利多發酵,以及通膨回頭,2025年北市商辦租金漲勢可能再創歷史新高。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指出,今年台北市總計有七棟新商辦完工,包括國泰環宇大樓、元大人壽銀星大樓、冠德民權東路公辦都更案、國家企業廣場、大同大樓都更重建案、新光人壽杭州北路地上權案、力麒松江總部大樓等,總面積約6.3萬坪,其中七成、約4.5萬坪釋出招租,可能推升下半年空置率升至10%。   不過她強調,新大樓釋出將同步出現租金開價跳空、激勵租金上調;租客方面,由於國內企業營運狀況良好,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較充足租金預算,有利今年辦公室租金持續向上創高;整體來說,2025年商用不動產明年在企業對商辦、廠辦,以及高科技業對廠房的高需求且持續投資下,以工業地產交易仍將是重點,今年商用市場交易持續看好。
台中交屋潮來襲 不動產公會:未來3年移轉數字不會差
2025-01-05
▲台中交屋大軍來襲,北屯區2024年有4個月單月買賣移轉量超過1000戶屋。(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迎來2025年,台中市2024年買賣移轉棟數數據公布,全年買賣移轉棟數來到5萬4996棟,創下14年以來數據新高,而業內人士分析,買賣移轉棟數為不動產的落後指標,2024年爆大量反映3年前預售屋推案數據,且未來3年數據不會太差。 數據公布,台中市全年度買賣移轉棟數來到5萬4996棟,與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預測全年約5.4~5.5萬棟差不多,觀察實際數據,台中市自2019年開始,每年預售屋推案戶數皆超過2萬戶,2024年交屋的數量反應3年前推案,而當年度推案超過2.4萬戶,加上上市櫃營建業第四季有完工入帳需求,因此台中市2024年最終月移轉4651戶,讓數據衝上新高。 不過近期房市買氣冷卻,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認為:「實際上買賣移轉棟數為不動產的落後指標,從這幾年推案戶數來看,『這3年數據不會差』,但是要關注中古屋交易量下滑,兩相抵銷預計2025年整體買賣移轉棟數仍有機會微幅成長。」 ▲海線的台中港特定區也有多個指標案交屋,成為台中買賣移轉棟數中的中流砥柱。(圖/記者陳筱惠攝) 觀察近5年預售屋推案戶數,2020年台中推出2.4萬戶、2021年同樣也是2.4萬戶、2022年飆高至2.5萬戶、2023年微幅下降來到約2.2萬戶、去年則是維持2.4萬戶。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認為:「受到整體景氣與市場環境的緣故,預計2025年開始全國推案戶數將減少15%以上,預售與成屋市場都將呈現量縮格局,另外《國土計畫法》延後,也將會影響農牧用地,雖然對於住宅營建用地無直接影響,但長期來看土地供給仍會減少,進一步壓縮住宅供給。」 受到第七波信用管制以及建照塞車影響,台中至少有1200億元案量延遲至2025年第一季迸發,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根園建設總經理謝麟兒則認爲:「限貸令後來人來客銳減,多數已上線一段時間的個案成交率下降已是事實,業界也都做好長期抗戰準備。」  
土地爆天量 專家點出關鍵地主根本沒下修價格
2025-01-04
根據戴德梁行統計,2024全年土地交易量為新台幣2632億元,相較2023年僅1129億的谷底交量足足超越了1.3倍。(圖/資料照) 根據戴德梁行統計,2024全年土地交易量為新台幣2632億元,相較2023年僅1129億的谷底交量足足超越了1.3倍,不僅是2022年央行升息以來之年度新高,亦為史上第四高,僅次於央行升息前於2019-2021年創下年均量突破3000億的黃金三年,也輕易越過了2,294億的五年均線。 戴德梁行表示,2024年初在預估土地交易量時,僅對工業土地的需求量能有較樂觀預期,對於住商類土地交易並不樂觀,而突破性成長主要發生在第三季,包括臺灣人壽及達麗/海悅/彥文合資、新美齊、興富發、亞昕、遠雄等5家建商的鉅額土地交易一舉將單季交易量衝破千億大關,結算至年底也順利站上2024年度十大土地交易之六席。其中2宗屬於產業用地,分別由壽險背景的臺灣人壽及台新人壽取得,另外8宗屬於住商類土地,皆由建商取得。 戴德梁行分析,壽險業自2022年起受央行升息連續墊高金管會要求的最低投報率,但該投報率與投資市場間始終存在顯著落差的影響下,一直買不到現貨,於是從2024年產生了購地自建、自創商用不動產長期收益的投資轉念,並看準未來的物流商機,因此造就了兩宗鄰近桃園機場的產業用地交易。而過了2021年的購地高峰期後,2022年起歷經央行升息降溫房市的影響,連續兩年的土地交易量都處在價穩量縮的低谷期。但隨著建商搭上新青安政策的便車順勢激起購屋熱潮,及國內經濟景氣帶動市場資金投入房市的效應,建商重啟住商類土地存貨需求是很能理解的營運佈局,而最大罩門就是央行的限貸令。 儘管土地的限貸令壓抑了建商的購地能力與動力,但地價表現卻毫無下跌跡象。戴德梁行指出,去年寶輝建設以每坪388萬的價格取得台中七期「歐風商旅」現址的新六土地,永碩投資在高雄以每坪315萬的單價取得南和興產位於中央公園對側的商五土地,皆創下台中市及高雄市的歷史新高。2025年度的公告土地現值已發佈,呈現六都齊漲之局面,六都中平均漲幅最低是臺中市的3.69%,平均漲幅最高則是高達6.34%的桃園市,全台多數行政區亦呈現上漲的格局。 展望2025年,戴德梁行預測工業土地在臺灣AI科技產業傲視全球的優勢帶動下,全年需求仍將穩定成長,住商類土地則仍處在限貸令的陰影下,預估上半年政策並無鬆綁跡象,連帶預售推案將急凍,建商將暫停土地進貨,對於地方政府之容積移轉政策即將轉為繳納容積代金的地區,預期將產生先搶建照、暫停開工,必要時展延建照的保守策略。以歷年土地平均交易量約新台幣2000億元的十年均線而言,戴德梁行估計,2025全年的土地交易量將萎縮為新台幣1800億元,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亦將受銀行融資政策影響而大幅縮減,預估將由2024年的34.5萬棟縮減至28萬棟左右。
新青安是否續辦 明年檢討
2025-01-03
新版「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將於2026年7月底到期,是否退場引發關切。財政部長莊翠雲昨(2)日指出,新青安房貸屆時是否延長辦理,會提前在到期日三個月前就實施狀況進行檢討,再行討論續辦事宜。   財政部官員補充,雖然自2024年6月起上路新青安精進措施,八大公股行庫嚴查新青安申貸戶是否合乎資格與用途等規範,申貸與核貸數量也逐漸減少,不過新青安量縮源自市場對房價過高的風險意識增加,及銀行資金趨緊等因素,新青安幫助年輕人成家減輕負擔的成效仍在,現在就要討論新青安明年7月是否不再續辦,言之過早。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日審查土地銀行、台酒等預算,莊翠雲列席備詢。立委關注新青安房貸政策,內政部國土署日前表示,政策對新青安貸款補貼1.5碼利息部分,將於2026年7月屆滿就不再補貼,新青安房貸屆時是否會延長、續辦?   莊翠雲對此回應,明年新青安房貸到期前,會再行檢討,立委追問如果等到期才檢討,那就是表示不會續辦,莊翠雲答詢表示,會提前就展開檢討,新青安預計明年7月底到期,會提前在到期前約三個月就先檢討,看當時狀況來討論續辦與否。也就是說,可能在2026年3月、4月間檢討。   財政部官員指出,在疫情及升息等因素下,為協助年輕人成家、減輕負擔,才會推出新青安,之後引發外界質疑新青安房貸遭濫用、進而助長炒房等爭議,財政部推出精進措施,八大公股行庫從嚴受理審核與事後追蹤,確保政策美意不被濫用、誤用。
宜蘭公告土地現值「地王」位於羅東夜市 每坪市價165萬元
2025-01-02
宜蘭縣114年度公告土地現值評議完畢,今年土地現值比去年上漲約2.36%,眾所矚目的「地王」位於羅東夜市的民權路與公園路轉角,穩居23年寶座,屹立不搖,其公告土地現值每坪約149.5萬,換算成市價至少每坪165萬元;最低價的土地現值位於武荖坑、東澳間林班地,每坪地價約327元。   縣政府地政處表示,一般來說,土地現值約占市價90%,所以位於羅東夜市轉角處的這塊土地,市價保守估計每坪約165萬上下,目前經營夾娃娃和快拍的複合店。   地政處說,國道5號高速公路帶來雙北宜蘭一日生活圈的便利優勢,加上轄區持續推動各項公共工程及交通建設,宜蘭縣區域生活機能及交通路網便利性大致都有效提升,公共工程持續推動等因素,帶動新成屋建案銷售及中古屋市場交易行情,整體交易量與去年相比呈「價漲量增」趨勢。   114年公告土地現值作業期間(112年9月2日至113年9月1日),調查發現全縣土地一般正常交易價格,即市價比上一期上漲(2.11%),其中羅東鎮、宜蘭市、礁溪鄉因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本具優勢,生活機能完整,市區穩定發展,地價調幅約在2.2%左右。   五結鄉及三星鄉受到用地需求外溢趨勢影響,預售推案交易熱絡,地價調幅較高,約在2.4~2.5%之間;其餘5個平地鄉鎮地價調幅介於1.54~2.3%之間;大同鄉與南澳鄉2個原民地區則因交易量體變化不大,地價持平。   地政處長李先智表示,「公告土地現值」是在土地移轉時,作為核課土地增值稅的參考,若無買賣或贈與等不動產移轉情況,將不會因現值調整而影響,114年1月1日公告土地現值公告後,民眾如需查詢公告土地現值,可至宜蘭縣政府地政處或宜蘭、羅東地政事務所網站查詢。 宜蘭縣土地現值評議完成,今年「地王」位於羅東夜市轉角處,每坪市價至少165萬元,且已穩居23年的地王寶座。圖/縣府提供 宜蘭縣土地現值評議完成,今年「地王」位於羅東夜市轉角處,每坪市價至少165萬元,且已穩居23年的地王寶座。圖/縣府提供
國土法修正三讀通過 內政部曝:民間申請土地變更案暴增
2025-01-02
國土法修正立院三讀通過,將再延長實施。(資料照) 立法院31日通過國土計畫法修正案,將國土功能分區圖作業期程再延長6年,從原定4年改為10年,內政部深表遺憾但尊重。 現行「國土計畫法」預定今年4月30日上路,全國已有19縣市提交國土功能分區圖,其中8縣市完成審議,只剩桃園市、南投縣及雲林縣尚未提報。31日經立院三讀通過,將國土功能分區圖作業期程再延長6年。 內政部表示,國土計畫法自2015年立法以來,原本以確保國土安全、追求國家永續發展為目標,然而卻遭受外界以農地使用與農業發展、原住民族土地,以及個案變更等許多錯誤資訊宣傳,造成民眾疑慮。 尤其過去半年來,因國土計畫上路在即,地方政府湧入大量民間申請土地變更案件,統計今年1至10月各縣市受理申請案件共1,206件,申請案件數前3名為桃園市250件、臺中市127件、彰化縣117件;其中9、10兩個月申請案件暴增約367件,相較於前8個月,平均每月申請案件增加約1.8倍。 這些變更案因地方未經充分討論卻匆促送件,也加劇了國土資源的錯置。 內政部指出,國土計畫法23項子法已經發布16項,其餘7項子法均已審查完成,所有子法將配合本次母法修正,重新檢視調整內容後,在今年依程序發布辦理。 內政部呼籲,目前仍未送交國土功能分區圖的桃園市、南投縣能儘速報部。國土計畫是將國家整體空間妥善配置管理的根本大法,內政部未來仍會全力促使土地資源能被有效利用、合理發展,以真正保障民眾權益及追求國家永續發展。
屏縣府114年擴大補貼經費 補貼房貸利率最高0.375%
2025-01-02
屏縣府114年將擴大補貼經費,房貸補貼最高利率0.375%,讓屏東購屋消費者減輕房貸壓力。 屏東縣政府自108年3月起,與全國農業金庫共同推動「買厝住屏東,縣府挺起家」房貸優惠專案,施行後成效良好,近2年每年申請補貼數皆成長40%,補貼戶數來到412戶。屏縣府114年將擴大補貼經費,房貸補貼最高利率0.375%,讓屏東購屋消費者減輕房貸壓力。 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指出,受財政部「新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常簡稱新青安貸款)推出,全台首購族大幅增加,本案核貸人數亦隨之增加,縣長周春米表示,為了減輕縣民首次買房的壓力、降低縣民的貸款利息負擔,縣府114年擴大補貼經費至1,200萬元,較113年增加369萬元。 城鄉處表示,因應目前不動產市場景氣及考量「買厝住屏東,縣府挺起家」房貸補貼的政策目的主要係減輕中低薪房貸族的居住負擔,應照顧到真正有需要的人,將由原先無限定授信額度變更為縣民申辦購屋房貸其房價不得逾1,250萬元,縣府仍持續進行減輕縣民的貸款利息負擔,房貸補貼最高利率0.375%。
買氣連兩月回升!12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增8.2%!
2025-01-02
(大成報記者林瑞明/台北報導)根據六都地政局公布的12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2024年12月台北市2,470棟、月增24.9%、年增3.8%,新北市4,597棟、月增3.8%、年減21.1%,桃園市4,358棟、月增11.6%、年增11.7%,台中市4,651棟、月增5.9%、年減18.4%,台南市2,032棟、月增6.6%、年減15.3%,高雄市3,337棟、月增3.7%、年減5.9%,12月六大主要都會區總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21,445棟、月增8.2%、年減9.7%。 進一步觀察2024年全年的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表現,台北市29,930棟、年增12%,新北市64,169棟、年增6.9%,桃園市49,189棟、年增20.8%,台中市54,996棟、年增15.3%,台南市27,783棟、年增11.4%,高雄市45,242棟、年增24.8%,六都總計271,309棟、年增14.8%。 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隨著政策利空逐漸緩和,12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呈現出8.2%增長趨勢,從區域表現來看,台北市與桃園市在剛性買盤的推動下,交易量較快回升,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月雙增,而其他四都的月增幅則大致維持在3.7%至6.6%之間,與上月相較變化不大,市場的回溫步伐尚顯緩慢。 莊思敏指出,受銀行緊縮房貸、央行打炒房的影響,市場交易量全面下滑,賣方的心態也逐漸有所軟化,再加上農曆新年降至,部分面臨資金周轉壓力的屋主在議價空間上更顯示出讓步的態度,期望能在年前順利成交、落袋為安,因此,對於有自住需求的買方來說,只要多看、多比較,相信都能以合理的價格挑選到適合的產品。對於2025年房市發展,鑒於目前銀行房貸額度仍相對吃緊,預計到明年Q2,房市景氣都還是要謹慎看待,若下半年銀行房貸限制問題有所緩解,房市或將迎來小幅回暖的機會。
「每週成交僅0.8組」比疫情三級警戒還慘 北台市況現膠著
2025-01-02
根據住展統計,去年12月追蹤指標建案每週平均成交組數僅0.8組,比起2021年6月疫情三級警戒的0.9組還少。 市調單位公布北台灣12月新案市況風向球,2024年最後一個月燈號連五綠,分數45.7分,較前兩個月微高,預售屋推案量超過千億,但平均每週成交僅0.8組,買氣持續低迷。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12月的預售市場上演供需極端背離詭譎戲碼,需求面在12月表現如同天氣寒流來襲,買盤進入冬眠,追蹤指標建案每週平均來客組數為16組,平均成交組數每週是0.8組,比起2021年6月疫情三級警戒的0.9組還少,分數4.22分也是該指標的最底線。 追蹤建案中,僅台北市文山區,與新北市中和區、三重區、土城區的單一話題個案還有亮點,否則案場多為捕蚊狀態,如今需要預約看屋乃在於減省開銷不設置接待人員,與龍年上半年應接不暇的買氣所致人手不足,情形天差地遠。 沒人買房也讓新案去化困難,待售建案數愈來愈多,12月來到1073 案,再比前月增56案,是2024年5月以來新高,桃園市尤須注意,龜山區、大園區、觀音區等地熱門重劃區均傳房災,先前大舉推案未預見大暑之後必有大寒,樂極生悲。 然而,12月的建商供給量依舊爆量,預售推案量超過千億元,破百億元指標案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北市中和區資產活化案「大同新紀元」,50~100億案量則有新北市林口區的「璽來登帝璽」,基隆市的「白天鵝安幔」,與桃園市的「力璞水御-耘山」、「丽左岸」、「勤樸大道」,還有逾10案為數十億元案量,堪比去年上半年熱潮,主因其實在於本來早先規畫,人算不如天算算不到年底回馬槍,接待中心、代銷成本皆已布局,大案更所費不貲,頭洗一半拖不下去,眼下只能祈禱市場盡速回溫。 新成屋在12月也推出7百多戶,創2022年6月以來高點,破百戶指標案都在新北市,先建後售有助於建商成本控制、品牌名聲,還能以拖待變,或許將陸續傳出新成屋案走向。 陳炳辰表示,議價率從2024年3月一路維持1成以內,房價顯然回不去,須注意當前價格不少內含裝潢,也算建商變相讓利,實際成交價仍在一定水位。不過,近期桃園議價空間逼近1成,為北台灣各縣市最高,加上待售案數走揚,賣賣雙方僵局拉鋸戰不言可喻,持續推案量多,賣壓格外堪憂。 桃園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劉守禮表示,桃園今年交屋量大,但目前還沒發生大量違約出現,僅零星個案有,還在合理範圍,央行這波打炒房政策來得快,就像突然預告下個月公務人員薪水打85折,太過突然,預估之後對炒作房產的人仍不會放手,但對一般自住客會有調整。 陳炳辰指出,新的一年已有大案預告即刻推出,包括台北市中山區、南港區,與新北市中和區、桃園市中壢區等,雖不脫早做規劃,不得不推的因素,但在地段、品牌、話題上具備利多,也能期待成為一枝獨秀的個案亮點。而1、2月適逢年節,買氣欠佳,宜在3月觀察態勢,輔以檔期效應,並檢視銀行房貸滿水位警報解除可能性,是否與氣候一起回暖。
土地交易量 今年看減三成 住商類土地估降至1,800億元
2025-01-02
戴德梁行昨(2)日發布報告,2024年全台土地交易量2,632億元,年增1.3倍,為史上第四高,戴德梁行預估,在AI科技產業帶動下,工業用地全年需求仍將穩定成長,但住商類土地仍處在限貸令的陰影下,預估2025年土地成交量約在1,800億元、年減約三成。   戴德梁行表示,去年有突破性成長主要發生在第3季,包括臺灣人壽及達麗、海悅、彥文合資、新美齊、興富發、亞昕、遠雄等五家建商的鉅額土地交易,一舉將單季交易量衝破千億大關,其中兩宗屬於產業用地,由壽險背景的臺灣人壽及台新人壽取得,另外八宗屬於住商類土地,由建商取得。   近四年土地市場交易量   戴德梁行分析,壽險業自2022年起受央行升息連續墊高金管會要求的最低投報率,但該投報率與投資市場間始終存在顯著落差的影響下,一直買不到現貨,於是從2024年產生了購地自建、自創商用不動產長期收益的投資轉念,並看準未來的物流商機,因此造就了兩宗鄰近桃園機場的產業用地交易,而過了2021年的購地高峰期後,2022年起歷經央行升息降溫房市的影響,連續兩年的土地交易量都處在價穩量縮的低谷期。   隨著建商搭上新青安政策的便車順勢激起購屋熱潮,及國內經濟景氣帶動市場資金投入房市的效應,建商重啟住商類土地存貨需求是很能理解的營運布局,而最大罩門就是央行的限貸令。   儘管土地的限貸令壓抑了建商的購地能力與動力,但地價表現卻毫無下跌跡象。戴德梁行指出,去年寶輝建設以每坪388萬的價格取得台中七期「歐風商旅」現址的新六土地,永碩投資在高雄以每坪315萬的單價取得南和興產位於中央公園對側的商五土地,皆創下台中市及高雄市的歷史新高。   展望2025年,戴德梁行指出,工業土地在臺灣AI科技產業傲視全球的優勢帶動下,全年需求仍將穩定成長,住商類土地則仍處在限貸令的陰影下,預估上半年政策並無鬆綁跡象,連帶預售推案將急凍,建商將暫停土地進貨,對於地方政府之容積移轉政策即將轉為繳納容積代金的地區,預期將產生先搶建照、暫停開工,必要時展延建照的保守策略。
1 2 3 4 5 6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