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降溫?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26.44%創7個月新低

2025-02-12作者: 壹蘋新聞網

《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基本上是國銀不動產放款的「天條」,為了不超過30%,銀行內部多會設定更嚴格的預警值,設定在28%或28.5%。去年房市熱絡,加上新青安貸款帶動下,不少民眾到銀行辦理房貸,發現銀行利率上升、貸款成數下降,甚至要排隊較長期間等,主要就是多家銀行的72之2的比率,接近內部預警值上限所致。

房貸限貸令議題發酵,金管會表示,銀行法72之2條的立法目的,是不希望銀行將放款過度集中在不動產授信,因此從「比率」角度做控管,不是外界認為「額度已滿」的概念,讓銀行可以動態、穩定做調整,不動產放款比率是由分子( 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除以分母(存款總餘額加金融債券發售額),計算而來。

金管會公布最新的《銀行法》72之2國銀不動產放款相關數字,2024年12月的「分子」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餘額為15.16兆元,「分母」 存款總餘額加金融債券發售額則是57.33兆元,計算出不動產放款比率為26.44%,創下去年6月以來,7個月的新低。

銀行局分析表示,就數據來看,各家銀行在控管房貸、土建融、商辦等不動產放款金額(分子)都有增加,近期房貸餘額一直向上增加,不過存款(分母)增加的速度,比不動產放款增加的速度更快,也因此讓銀行法72之2的比率才會下降。

另外,金管會統計各家銀行的放款比率,2024年12月的最新數字,放款比率達到27%以上的銀行家數,從去年11月的15家,去年12月降至13家,是5個月的新低,包括27%以上未滿28%的11家,28%以上未滿29%的1家,29%以上有1家。銀行局表示,個別國銀的不動產放款比率也有鬆動現象。

若比較各家銀行的放款比率,以28%到29%的銀行家數,變化較明顯,舉例來說,去年11月放款比率在28%至29%的銀行家數,高達5家,而去年12月只剩下1家,另外4家,有1家向上到29%以上,還有3家則是放款比率往下掉,其中1家降到27%至28%之間、2家下降到26%到27%。

金管會銀行局表示,放款比率超過29%的是星展銀行,原因是受到日前併花旗消金業務的影響,星展銀行雖有積極控管,自去年9月開始已低於29%,但近期存款(分母)減少較多,因此去年12月又向上攀升至2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