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夢想主題好屋!
中信為您整理優質主題好屋!找屋更方便!!

交易流程嚴格把關,讓您買得安心,賣得開心!
讓專業的團隊,為您的幸福服務!!
了解委託資訊
交易流程嚴格把關,讓您買得安心,賣得開心!
讓專業的團隊,為您的幸福服務!!
每三間就有一間!「購屋天堂」新屋空屋率全台居冠!
2025-05-09
基隆房貸負擔率僅28.3%,為全台唯一低於30%,被喻為購屋天堂,不過房仲觀察內政部資料,2024年第2季全台待售新成屋達10.3萬宅,其中,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縣市為基隆市35.3%,等於每3間新成屋就有1間空屋。
其他依序為金門縣35.1%、高雄市29%、台南市28%、台北市27.1%。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新成屋空屋率居高不下,往往意味著該區域新案供給過剩,或投資客比例偏高,隨著市場回歸供需基本面,這些賣壓較大的區域面臨較大的修正壓力,甚至不排除出現「多殺多」的可能性。
莊思敏表示,基隆與金門憑藉房價基期低的先天優勢,搭配重大公共建設議題發酵,曾掀起一波推案熱潮,然而隨著金門博弈特區政策叫停、基隆捷運進展不如預期,市場樂觀情緒有所消退,交易動能亦隨之減弱。
台南與高雄過去則因台積電和科學園區等題材,吸引大量投資買盤進場,帶動房價突飛猛進,如今隨著投資熱潮降溫,區域房價也面臨著不小的修正壓力。
至於台北,台北房價高居全台天花板,新案價格動輒百萬起跳,早已超出普通受薪階級的負擔範圍,再加上台北市不乏置產型買盤,也導致新成屋空置率居高不下。
中信房屋基隆麥金加盟店店長邱垂茂指出,目前基隆新案的成交單價普遍都在3-4字頭,個別預售案甚至已經上看5字頭,房價漲勢驚人。然而基隆捷運尚未實質動工,新案房價卻已提前反映未來預期,在投資客離場、自住族不願貿然追高的情況下,近期基隆新案買氣亦出現了退燒跡象。
邱垂茂表示,房市進入盤整階段,購屋者不妨優先選擇具生活機能成熟、價格合理的中古屋產品,相較於預售案需承擔漫長工期的不確定性,中古屋不僅看得見、摸得著,價格也相對友好,還具備更有彈性的議價空間。
以基隆市安樂區來說,該區近期市場指名度頗高,買方除了穩定的在地客群外,還有不少基隆市中心外溢出來的年輕首購族,以及基隆長庚醫院、果菜市場的就業族群,目前該區中古屋的房價仍普遍落在2字頭,總價500-1,000萬元左右就有機會買到兩~三房的住宅產品。
屋齡5年以下新成屋空屋率最高五縣市。資料來源/中信房屋
房價為何跌不下來?專家揭「死撐」背後心理戰
2025-05-09
儘管央行限貸政策持續發酵、市場買氣走弱,但房價卻未如預期大幅下修。(圖/資料照)
儘管央行限貸政策持續發酵、市場買氣走弱,但房價卻未如預期大幅下修。對此,專家指出,房地產市場當前陷入典型的「有行無市」現象,買賣雙方都選擇按兵不動,使成交量探底卻難見價格鬆動。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台灣民眾買房心態長期「追漲不追跌」,往往錯過真正的相對低點。他指出:「如果把房價歷史線型拉出來看,每波價格修正、成交量低的時候,往往就是相對低點,履試不爽,前一波空頭典型就是2015年、2016年,但當下大家總期待能更低的價格,導致市場成交量始終低迷。」
何世昌強調,房地產本質屬於「低變動率、低風險」標的,多數時間處於溫和變動區間,只有在重大利多或利空出現時才會劇烈波動。他也指出:「去年底市場一面倒看衰國內房市,但今年在股、債、匯歷經驚濤駭浪之後,反倒是房地產展現出相對穩健的波動率。當然,這不是說房價不會跌,而是變動幅度較小。」
另一位專家,高源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陳碧源則進一步解析目前價格難以鬆動的原因。他表示:「當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時,除非有外力因素,否則售屋者往往會把他當初買房的價格,或是最近房價高點作為參考價,不願意賣低。」這種心理導致賣方即使不開出極高價格,也常選擇「不如不賣」,進一步造成市場交易冷清,卻不見顯著的破壞性價格。
建商方面也是類似的邏輯。陳碧源指出,建商考量自身成本與資金鏈壓力,不輕易降價,而是採取贈送裝潢、減少頭期款、或降規應對市場。「除非資金鏈斷裂,才會真的『死心』或被迫出場,才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他認為,現階段市場呈現震盪格局,來自於部分原始取得成本較低的賣方,願意小賺即賣,先行出場。「這是經濟行為中的確定性效應。當市場有風險時,已經有利潤的一方會為了規避風險選擇先下車。」
不過,陳碧源也指出,即便有部分願意讓價的賣方,但買方心態同樣受到「損失厭惡」影響,擔心買到即賠,因此傾向暫緩進場,觀望氣氛濃厚。「大家還是參考過去的高點在心中,不願輕易接受現實調整,加上高交易成本,也讓賣方不急於讓價。」房市目前的僵局,正是心理博弈與經濟現實的交錯結果。短期內要出現明顯價格變化,恐怕仍需更強烈的市場觸媒。
籌措建設經費 台中市「拿出壓箱寶」標地總底價近520億元
2025-05-08
無畏金龍海嘯及關稅衝擊,台中市又將標售精華區土地!為籌措捷運藍線等重大建設經費,台中市地政局啟動今年第二次標地作業,此次共釋出17筆土地,涵蓋水湳經貿園區與太平區,總標售底價逼近520億元,預訂6月26日開標。
雖然市府此次標售土地數量不多,但業界分析,市府這次可說是「拿出壓箱寶」,釋出多筆精華地段的大面積土地,希望吸引開發商目光,一舉衝高標脫率。
目前水湳地王,是今年2月成功脫標的水湳「文商段47地號」,面積達1,028坪,底價每坪311.4萬元,當時吸引2封標單,最終以總價37.89億元、單價368.44萬元成交,刷新水湳經貿園區歷史新高價。
而這次標地身價最高的「文商段50地號」,共計475坪、每坪底價305.12萬元,雖然總價、單價未破地王行情,但因為是中央公園首排、最後一塊可開發土地,加上鄰近水湳多項重大建設,被視為市府這波標售中的「壓箱寶」。
另外,此次總價最高的土地為10號標「創研段26地號」,底價89億元,共計8,680坪土地,單價拆算也突破百萬元,目前現況為停車場使用,堪稱全台中「身價最高的停車場」。
松彬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估價師廖家顯分析,「這次市府明顯是精挑細選,應該是希望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脫標率。」他認為,水湳進入建設收成期,此時拿出地段最精華的土地,無論從討論熱度還是投資誘因,都有望吸引大型建商進場。
除了市府動作頻頻,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台中管理處也釋出「最亮鑽石」招商案,位於水湳經貿園區精華地段的生態段85地號,目前正進行設定地上權招商,7月8日截止投標。
這塊基地東側為凱旋路、直接迎接台中國際經貿會展中心,西南側又靠近逢甲商圈,區位條件極佳,適合開發為頂級商辦、國際級旅館、百貨商場或娛樂設施。
回顧過去一年,市府的標地成績每況愈下。今年2月標售總底價高達747億元,但僅收到40封標單、脫標24筆,脫標率僅18%,創下歷史新低。業界不諱言,央行限縮放款額度,是建商開發意願低落的主因。
不過,市府仍積極標售土地,不僅是為了還款,更期盼透過高價值土地釋出,補足藍線捷運與多項公共建設的資金缺口。地政局說,捷運藍線、大巨蛋等工程正值推動高峰期,市府將持續尋求多元財源,確保地方發展與市民權益不受影響。
台中市地政局啟動今年第二次標地作業,共釋出水湳經貿園等17筆土地。翻攝自台中市政府網站
「先建後售」爆短賣潮!北市小宅2年內轉手賺582萬元
2025-05-08
一般被認為偏向自住、自用且持有期長的「先建後售案」,近年在台北市部分指標小宅產品出現短期轉手高價差。根據「住展雜誌」彙整資料顯示,2022年後已有包括大安區「閱大安」、大同區「大橋湛」在內的四個社區揭露短期內轉手交易,單筆價差自270萬元至582萬元不等,顯示即便資金門檻較高,仍具短線投資爆發潛力。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先建後售案因資金壓力與房地合一稅制限制,通常不被視為短期投資首選,加上貸款條件不若以往寬鬆,理應少見「快進快出」的情況。但此次多案能短期增值數百萬元,顯示建商若規劃小宅、選址核心區段,又具租賃或裝潢附加價值,仍能吸引買方在短時間內創造價差。
根據統計,「閱大安」位於師大生活圈,「大橋湛」緊鄰捷運大橋頭站,「中山曜」則靠近晴光市場,皆規劃低總價小宅產品,在市場上具出租及轉手的優勢。若再搭配附裝潢、租約現成等條件,讓不少屋主選擇在一兩年內見好就收,順利完成交易。
陳炳辰表示,實際觀察成交行情,「閱大安」已有單價突破每坪150萬元、「大橋湛」、「中山曜」亦見近百萬元水準。當初相對低價購入的買方,在房市高位風險意識下,選擇見好脫手,並透過重購退稅方式節稅,是部分轉手考量之一。
不過,並非所有先建後售案皆能穩賺。陳炳辰說,如士林區「天母靜好」13樓戶,因無車位配置而小賠60萬元;「大橋湛」4樓戶則受限低樓層與鄰近高架橋等條件,最終僅以平盤成交。若屋主有資金壓力或個案條件限制,仍可能出現價格壓縮,保值性不一而足。
住展雜誌表示,今年北投捷運站附近的「千琚美」,因為小宅規劃、總價門檻相對親民,有望觀察其轉手表現;另中山區林森商圈的「中山自在」亦有出租與轉手潛力,未來表現可期。
被高房價逼走的買家都去哪了?答案在租屋市場
2025-05-08
在購屋市場受打炒房政策影響、整體交易量趨緩的背景下,租屋市場卻持續升溫。(圖/資料照)
在購屋市場受打炒房政策影響、整體交易量趨緩的背景下,租屋市場卻持續升溫。根據房屋搜尋平台「樂屋網」統計,今年4月租屋物件數已逼近3萬8千筆,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6%,同期媒合量也增加22%,顯示租屋需求穩定成長,市場活絡。
統計資料指出,平台租屋物件數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維持在2.6萬至2.7萬筆之間,並於同年12月突破3萬筆。進入2024年後,數量持續盤整並穩步成長,截至今年4月達到37,857筆,較去年同期的30,119筆大幅增加;媒合量則呈現同步成長趨勢。
樂屋網平台發言人洪安怡指出,儘管房市交易受到政策干預影響,租屋市場卻不受波動,反映出購屋與租屋兩市場已呈現明顯區隔。高房價與升息壓力,促使更多民眾選擇「先租後買」,而部分有購屋能力者也轉為觀望,短期內以租屋解決居住需求。
此外,學生族群的穩定租屋需求、政策對租賃雙方保障的提升、以及投資型房東轉向租賃市場等因素,都是租屋市場持續擴大的推力。平台方面則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功能與服務,以協助租客與房東更有效率地完成媒合。
目前全台租屋市場在政策規範逐步健全下,呈現供需兩旺的穩定態勢,儘管購屋市場暫時盤整,租屋市場卻走出獨立成長曲線。
服務據點
推薦加盟店
我們擁有最專業的仲介,提供您最專業的服務!